首页 > 军事 >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 > 419.第419章 入城式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419.第419章 入城式(1/2)

目录
好书推荐:

第418章 入城式

经过连日的清剿,武昌城内清军或死或降。赤军在城内开设粥厂,赈济灾民,发动军民收敛尸体,清理街道。

六月十日巳时,岑丹初在亲兵的护卫下,经文昌门进入武昌,并组织了简单而不失庄重的入城式。

骑兵走在最前,约有千骑,全都骑着大西马,披明甲。战马多由缴获而来,高头、健腿、膘肥。骑兵皆持定虏式燧发枪,约有三百骑持马枪,佩腰刀,来自虎贲镇骑兵协。另有六百余骑持步枪,上佩刀,来自虎贲镇亲兵协。

战马的的,骑兵威武,枪口黝黑,刺刀雪亮。骑兵从文昌门穿过月城,进入西关大街。

街道两旁已经围观了不少武昌百姓,见到赤军骑兵的雄姿,不禁啧啧称叹:

“想不到,老夫有生之年,尚能见到汉家天威!”

“这等英武之骑兵、健壮之战马、精利之火器,恐怕是太祖、成祖在世,也难见此风采!”

“今日见到赤军骑兵,才知汉家恢复有望。我们苟活至今,再也不必受鞑子的荼毒了!”

……

一群小儿追着赤军骑兵,前后追逐,眼神中尽是崇拜的神情。

另有几个幸存下来的青壮年,见状羡慕不已,纷纷左顾右盼,说道:

“好男儿,当投军,今生若能做上赤军骑兵,骑良马,持神器,杀尽鞑子,建功立业,死而无憾矣!”

“不说建功立业,我只想投军,为我父母姊妹报仇!”

“赤军歼除鞑子,入城后秋毫无犯。我家老头子终于松口,许我投军。明日,我便去洪山大营报名!”

“兄文武双全,若能投入赤军,必能杀虏立功!”

“真羡慕你,我家还有老母奉养,暂时还走不脱。”

……

骑兵走得快,不到两刻钟功夫就已通过文昌门。之后是虎贲镇炮兵,先是三门十成炮,接着是三门红夷大炮、三门冲天炮,最后是六门重型劈山炮。

赤军重视火炮,尤其重视火炮的机动性,每门火炮都配有炮车。十成炮、红夷大炮、冲天炮皆为重炮,需用四轮炮车,车轮用铁圈做外套,以提高强度。十成炮、红夷大炮极重,用四匹挽马。冲天炮稍轻,用两匹挽马。重型劈山炮名字中虽有重字,实际比冲天炮轻得多,只用一匹挽马便可牵引。

火炮、炮车都经过了擦拭,炮兵和挽马也都在江边擦洗过,显得甚是精神。

十成炮、红夷大炮走在前列,甚是雄壮。炮车经过石板路,震得石板格格作响。车轮与砖石碰撞,不时闪出火星,砖石棱角都被车轮磨碎。

炮兵协协统费雷拉为欧洲人,红发蓝眼,骑马走在最前。队伍中还有十来个欧洲炮手,令武昌百姓大开眼界。

岑丹初骑一匹白色玉花骢,头戴金盔,身披金甲,跟在炮兵后列入城。

赤军不兴轿舆,提倡骑马。上行下效,达官贵人皆善骑马。此次入城,丹初亦不坐轿,身后跟着两百骑手持定虏式步枪的亲兵,显得格外英武。

武昌百姓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赤王岑丹初,竟然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老少妇孺争相围观,唯恐落在人后。

丹初向众人挥手致意,一边留意观察着周围环境。赤军在文昌门穴地攻城,从文昌门破城。因此,文昌门战事最为激烈,周围民居破坏最为严重。

现在看来,不少民居建筑毁于战火,但城市秩序已经基本恢复。老百姓个个面黄肌瘦,但眼中有光,热烈欢迎赤军入城。

赤军围城三月,对武昌破坏很大。但民心在我,接下来还要战后重建,料想应无问题。亲兵之后,则为步兵,从步兵第四镇中挑选而来。步兵威武不如虎贲镇骑兵、炮兵、亲兵,却也足以展示军威,令人耳目一新。

夹在步兵中间的,则是清军俘虏。武昌城破后,赤军俘斩无数,其中佐领以上武将有七十多名。

清军据守武昌期间,破人房屋,杀人取食,罄竹难书。老百姓恨之入骨,岑丹初特意下令,满蒙鞑子一个不留,汉军甄别处理,绿营争取收用。

鳌拜的尸首已经找到,因是初夏天热,尸体已经腐臭。赤军将其焚烧,拾其骨骸,置入大炮,放在长江边上轰射,渣滓无遗。

其余这七十多名满蒙军官,本想全部凌迟处死,一时间找不到足够多的刽子手。赤军只好退而求其次,找了几十个屠夫,准备把他们剥皮萱草。

这七十多个俘虏代表都由麻绳穿着,双手背在身后。为了防止他们乱嚷,每人嘴里都塞了木头,再用布条勒紧。

老百姓见到俘虏,早已恨得牙痒痒,随手捡起砖石、木块投掷俘虏。

这些原本趾高气扬的满蒙将领,此刻都哭丧着脸,就像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地挪着脚步。却没人敢拖拉一步,赤军就在一旁,谁敢落后一步,必受鞭打。

“禽兽!畜生!把你们千刀万剐都不解恨!”

“狗鞑子,我要为父母姊妹报仇!”

人群中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