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3章 云低风压 (D)(1/2)
松开拉机柄,子弹上膛。
萧海平将枪口自然下垂,枪背带上肩。
这支有着20寸长枪管,外形近似俄军制式的svdm狙击步枪的步枪,实际上是红龙军方部分特种作战单位使用的[85-1式狙击武器系统]。
使用.338blk也就是8.6x51口径子弹,这是一种将.338拉普阿·马格南弹头和7.62x51mm口径北约标准弹壳结合而成的全新弹药。
fmj弹头拥有3249j的枪口动能,出膛速度也有792m每秒,虽不及6.5mm克雷德莫尔弹,但对于中距离微声武器来说已然足够。
而.338blk口径狙击弹是继.300blk口径后,在战争前第二种被美军特种部队确定用作微声用途的枪弹。
这支步枪上在前护木的下方安装了皮卡汀尼导轨,机匣盖也换成了带有皮卡汀尼导轨的,枪托更是改成了配有高低可伸缩托腮板的版本。
但是谁也没想到萧海平的这支步枪没有搭配提高精度的两脚架,反而在护木下的导轨上安装了一个kac的垂直握把。
导轨机匣盖上也装了一具vortex razor hd gen iii 1-10倍低倍可变倍率瞄具。
再搭配那个扩容到15发的弹匣,明眼人一眼就知道,萧海平压根就没打算用这支枪打远距离射击。
除了这支狙击步枪,萧海平就只带了一支加装了扩容弹匣底座和rmr红点的五代格洛克17。
这座室内靶场,准确地说是[作战适应性训练场地],能够灵活更改布局。
今天的这场测试中,场景完全遵照城市战场的环境搭建,四处都是瓦砾废墟和战车的残骸,并且控制了光照条件,昏暗得就像垂暮之时。
24条活动靶盘的轨道隐藏良好,如此一来,受到训练的射手就没有办法推测靶盘的出发点,或是在靶盘还没加速到全速时就开始对它射击。
的确会有队员耍这种小聪明,毕竞jacos里的普通士兵也通过了比寻常海豹队员的选拔严苛许多的测试,对自己的射术有信心,也确实有实力。
如果还用常规靶场的设备来锻炼驰们,对她们来说就像无聊的游戏,越快结束越好。
而普通部队的士兵,或许听说过类似的步枪科目,提及手枪,他们会对二十五码外的高速目标望而止步,认定那是妄想。
没有警告或提示铃声,昏暗光照与凝滞的空气中,射击训练一触即发。
首个靶盘从两点方向的货框旁升起,与萧海平的位置呈30度航向横移。
它的路径被装满混凝土的油桶和陶瓷防弹板的胸墙遮挡,第二个靶盘的出发点位于90度夹角开外,正左方向的阴影中。
两个靶盘可能存在交汇点,但已经被废弃的步兵战车遮挡。
面对这种情况,普通射手只是左右平移手枪,完成瞄准,就需至少一秒的时间。
但近距作战模拟场地的宽度仅为80码,靶盘只需两秒就能从场地的一侧抵达另一侧,每个园标留给射手的时间至多不过1秒半。
这还不算定位敌军和对敌军进行威胁评估一一在战场上,后者虽然复杂,但往往是个必要的过程。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射手高度专注时,枪感会变得极为敏锐,萧海平拔枪在手,在靶标弹出时便快速射击。
9毫米弹头出膛,rmr内红点加持下它的飞行轨迹精确而稳定。
第一个双发速射命中左侧靶标,左胸两个八环,第二个双发速射命中左侧靶标头颅5环。
第三个双发速射出膛前,萧海平已经借助第四发弹头出膛的后坐力,稍稍偏转枪口,rmr红点套牢右侧靶标的右胸后扣下扳机。
第三个双发速射命中右侧靶标的右胸,第四个双发速射同样以命中头颅5环为结束。
退出弹匣,凭借格洛克弹匣独特的余弹观察设计,萧海平确认余弹数目充足,便重新推匣回膛,收枪入套。
切换到背后的[85-1式狙击武器系统],枪托抵肩,冲进这座训练场,穿梭在各种障碍中。
“中校,换你,你能在刚才老萧站着的那个位置打出这八枪吗?”
坐在场外观察室里,正跟jacos的姑娘们一起看场中摄像头传来的画面的周长峰突然开口,问坐在边上的夏陌。
“我?为什么这么说?”
夏陌抽出她的staccato 2011配枪,退出弹匣后在手里把玩两圈,这才又把弹匣回膛。
“没什么,就是好奇。”
“要这么说的话,我站到萧海平的位置,我也会选择和他一样的时机开枪,不过我的枪毕竟没有他枪上的小红点,可能精度上会稍微逊色一点。”
夏陌说着看向周长峰,后者点点头算是了解。
“单论步枪射击,400m之内,或者说600m之内的精度速射,是萧海平占优势,而60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真实计划:间接接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