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八章 饴蜜(1/6)
星星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一直忽明忽暗地闪着光,亮时给人带来希望,灭时让人心存期待。
-----------------
吴伟是当地汽车营的指导员,浓眉大眼,个子不高但格外挺拔,很有军人的英姿,身边给他介绍对象的人都要排着长队,这队列里有一个老师是和施毓关系很好的同事,自己家的女儿已经嫁人了,便想着把吴伟介绍给胡杨蔓,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施毓听了同事对吴伟的描述后觉得小伙子各方面都还不错,而自己的二女儿在这方面比较迟钝,眼看着到了适婚的年龄却一点也没有眉目,连情窦初开的迹象都没有,尽管自己心里总是惦记着这个事,但也不好跟女儿提起,显得像是催促女儿快快离家似的。
晚上回到家施毓将吴伟的事说给了胡东林,二人一拍即合,对传言中的吴伟连连称赞,好像吴伟是一个他们熟知的老朋友似的。鉴于眼睁睁看到上一个自由恋爱的女儿已经在吃苦头了,胡东林和施毓觉得此事放任她们自己做主终究还是欠妥,万一胡杨蔓再带回来一个“自由的果实”,那才是真的造孽,二人决定要适当的干预一下才行,也在心里暗暗预定下了吴伟成为二女婿候选人。施毓想趁热打铁,恨不得马上就安排二人见面,免得夜长梦多,胡东林却让她循序渐进,不能一下激起女儿的抵触情绪。
胡杨蔓在这方面从来不是像施毓以为的“迟钝”,她从不向往跟谁发生天雷勾地火般的爱情,甚至搞不清人人都渴望的真爱为何物,她从小便将母亲的遭遇看在眼里,父亲的暴戾在她脑海深处植入了一个警报器,“男人”这个物种对她来说等同于危险,而自己还暂时不具备辨别和抵御这种危险的能力。她和胡杨倩完全是两个极端,一个仿佛是读多了酸涩的言情小说,总是浸在粉红色的泡沫里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罗曼蒂克,最终变成了一只扑火的飞蛾,哪怕被烈火焚身也要爱出个名堂。而她更像是不愿破蛹的蛾,与其破蛹幻灭,不如呆在蛹里与此隔绝,至少自己是安全的。
听说父母给她安排了相亲,她的第一反应是抗拒,抗拒的不是这令人本能地想抵抗的父母之命,而是潜意识里渐渐逼近的危险。
-----------------
二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一家自助火锅店,是市里现下最流行的饭店,每天门庭若市,一桌难求。吴伟早几天便跟上级告了假,在约定当天早早到店排队,占了一张桌子等胡杨蔓赴约。两个人见了面之后都略有些拘谨,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双方的家庭和兴趣爱好,店里放着刺激食客进食的激昂流行歌,房子里的蒸汽蒙在饭店的落地玻璃上,马路上来往的车辆闪着车灯,从里向外看上去觥筹交错,浪漫至极。
桌上摆着两个小火锅,一人面前一个。吴伟不太能吃辣,便选了菌汤,胡杨蔓点了麻辣红汤。话题中断时吴伟就借口去拿菜,等回来手里端的都是些蔬菜和水果,对着胡杨蔓憨憨一笑说:“快来吃,你们女孩子都喜欢吃这些,我给你拿了好多,嘿嘿。”
由于二人都不善社交,吴伟去拿菜的次数越来越多,为了掩盖用拿菜缓解冷场的心理动态,他奋力地吃着桌上的食物,假装这些东西是自己想吃也完全有能力消化才拿的,哪怕已经饱得不行,加之店里有浪费惩罚,吴伟不得不硬塞完了拿来的一大堆蔬菜瓜果,最终撑得差点走不动路。
胡杨蔓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却故意不作声,就算自己一直心仪的是那现刨的肥牛卷,出于第一次见面的矜持和陌生也没好意思言语阻止吴伟一趟趟的拿菜叶子,任凭这个男人越来越跑偏。她的心里暗自嘲笑着世间竟有如此憨傻的人,怎么这么老实耿直。
这第一次的“约会”让胡杨蔓了解到了关于吴伟的更多信息——这个男人不是本地人,是从河南一路考试参军到的这里,在家里排行老二,家里兄弟六个,父亲去世得早,现在只有母亲一人和其他兄弟在河南老家种地,大概率不会离乡。
“独自一人背井离乡这么多年,当兵肯定也不少吃苦。”胡杨蔓这样想着,心里生出一些同情。
回到家后施毓询问起见面的情况,胡杨蔓只说还不错,没什么大的问题,但能不能成还要继续再相处看看。
施毓会心一笑,对胡杨蔓说:“别着急哦,慢慢来,也不是非嫁给他不可。”
胡杨蔓的工作被企业分配到离市里有两个小时车程的一座发电厂,只有周五能回家,周日又要坐着厂里的大巴回去。她负责厂里后勤的采买和食堂的管理,忙起来的时候也要自己掌勺做两个菜。
她的烹饪专业在此时体现出了卓越的优势,每个周五在回家的路程上她便会琢磨着给吴伟做点什么好吃的,虽说部队的伙食不可能差,可毕竟也是大锅饭,吃久了难免腻烦。连着好几个星期,胡杨蔓做了辣卤牛腱子肉、腌了一饭盒酱黄瓜、去菜市场精挑细选整整十只羊蹄,在家里做了一大锅胡辣羊蹄,知道吴伟的口味接受不了太辣的,她便将辣度调整到刚刚好不会太辣人,却也有滋有味的程度,再在每个周日出发去厂里之前赶到吴伟所在的部队,如果吴伟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风远路长》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