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四章 诗情画意(1/2)
天赐五岁了,陈孝这两年来虽有千言万语,却忍住了,一句话也没有说。这一天,当陈孝看到天赐来到竹林边,陈孝准备一如既往地再看一次天赐审案,虽然他已经看天赐申了很多案子了,但他从未感到过厌倦,反而感觉回回都是新鲜感,回回感觉都不同。今天,陈孝都没有等来预期的申案,而是看见天赐在竹林边上清晰而婉转地朗诵起诗来: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陈孝再一次惊讶了!两年来,陈孝默默地观察着天赐的成长。他见证了孩子从蹒跚学步到如今的能言善辩,从咿呀学语到如今的背诵古诗。在这过程中,陈孝始终保持着一种难得的耐心和沉默。他深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轨迹,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体验。
而天赐,也正是在这种无声的爱护下,逐渐展现出他的天赋。当同龄的孩子还在玩耍嬉戏时,天赐已经开始对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申案,而是沉浸在诗歌的韵律和意境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天赐第一次在陈孝的面前背诵的一首诗。他的声音清脆悦耳,仿佛带着一种天然的韵律感。每当他背诵时,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美好。这种变化肯定并非偶然。肯定是在王氏的指导下练就的,天赐从小就对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一起阅读经典、学习书法、欣赏音乐……这些看似简单的日常活动,却为天赐的文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如今的天赐已经五岁了,他从一个呀呀学语的婴儿成长为一个充满诗意的小诗人。这一切都离不开王氏的悉心教导,离不开陈孝的默默付出和耐心陪伴。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爱不仅仅是言语的表达,更是一种无声的陪伴和支持。为天赐的成长喝彩,为王氏的培养点赞,也为陈孝的父爱点赞!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陪伴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又是一年过去了,天赐朗诵了一年的诗,陈孝看着天赐时而玉树临风,时而大神翩翩,犹如蝴蝶,时而跃起,婉若惊鸿,其仪态潇洒,更胜风流公子之名的陈孝。待天赐朗诵了一百首诗的的时候,天赐已经开始自己作诗了,待五百首诗朗诵完,天赐已经作诗二百首了。
有一天,天赐来到小竹林旁,拿出一面小鼓,一边敲,一边朗诵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鼓音为角音,打出来声色有点激昂,细节奏打的很准,使诗音相得益彰,声音的流淌不再是静静的溪流,而是有了水波的小河,情绪有了明显的起伏,这使诗有了一些音乐的意味了,
过了一段时间,天赐已不满足于鼓午诗音了,他在鼓的旁边,又增添了一个铜钟,很小的那种,陈孝两眼放光,很是激动,这个小钟他认识,不仅认识,而且印象深刻。这是王氏出嫁时的嫁妆,也是王氏在娘家时最喜爱之物,这是隋候钟,是隋侯造钟进献周王室的礼品之一,这只小钟是一个小套钟的一只,上面有一个字,宫。这个字说明这只钟是宫音。这钟陪嫁只有五只,这是王氏出嫁时与娘家讲的出嫁条件,不给钟不出嫁。娘家只好答应,周室需要这些公室的支持,也只好割爱求和,有王室权势,就有一切,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但这钟是王氏的宝贝,也是陈府的宝贝,这么多年来,陈府上下只在王氏出嫁时见过一次,再没见过,都是由王氏自己保管陪嫁之物。所以,这次在小竹林旁看天赐拿出了这口钟,陈孝惊呆了,这样都行,这么珍贵的东西,就这样成了孩童手里的玩具,这还有没有天理了,这人和人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天赐不管这些,也不知道此刻的陈孝心里头的翻江倒海,他拿了钟鼓,用小木棍儿敲了起来,一边敲,一边朗诵诗文,敲得乐感很强,每当鼓声响起来时,陈孝就会感觉到心从地上跳起来了,接着一声钟响,又把心直接送入天空,诗文的声音把把心拉入了云端,让心随着云儿飘荡,陈孝如痴如醉,沉醉在这诗乐的气氛当中,心情舒畅极了。
陈孝对天赐的父爱深沉而独特。他选择从远处默默观察儿子的成长,尽管内心渴望与儿子亲近,但更害怕自己的出现会打扰到儿子,或者让儿子感到不适。他珍视这份父子之间的默契,尊重天赐的独立性和成长过程,愿意为儿子的未来创造一个自由、无拘无束的环境。
陈孝的父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严父慈母,父爱也未必是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道人理集》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