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上海的最后1个月(1/4)
睡前关灯后,他还想要继续玩,要我把等打开,为了转移注意力,我玩起了抖被子的游戏,他喜欢躺在床上,被子把他全部盖住,然后突然掀开,像躲猫猫一样,有时我会把脸凑的很近再突然把被子拿开,他就特别开心。我也会做一些互动式语言,回想白天的事情:
“我们今天有没有坐地铁?”
“坐了”
“坐了几号线?”
“13号线”
“坐完13号线又坐了几号线?”
“16号线”
“今天有没有去超市?”
“去了”
“陈琢去超市买了什么?”
“养乐多”
“爸爸买了什么?”
“买香蕉”
“我们有没有去游乐场?”
“没去”
“再想一想”
“没去”
突然我才反应过来,我们今天去玩抓娃娃、抓鱼的那地方,他管那里叫游戏厅,另一个经常去玩滑滑梯、海洋球的地方才叫游乐场,原来是我弄错了。
像往常一样上午的课下课了,陶老师说他有点闹,在短句命名里,他不配合,老师摆了三张卡片:清洁工、药店、水杯,等他说:清洁工在药店喝水,他看也不看,眼睛到处寻找什么似的。互动式语言和短句命名这里,只要有卡片的地方,他都有点逃避,学习动机不好,也能理解,疫情期间,家里我也用卡片上课,回来后学校里也学了三个月的卡片。我和陶老师建议:“减少卡片,加入绘本和画画的课”,陶老师说也打算这么做,新买了模具粘土、乐高式积木,就是给陈琢买的,后面把这些加进来。
下课后,他要求去坐公交车,我心想反正也快去杭州了,坐不了几次992、715了,就带他坐了。坐了一圈下车后,他又开始念:“992,方向,陆家嘴地铁站”,我又后悔答应他坐公交车了,担心他老是说这些没用的。
下车后骑上自行车去大食堂吃饭,隔壁桌上有个五岁大的姐姐正闹着说“不要吃了,不要吃了”,偶尔看看陈琢,看着想一起玩。我吃完了饭,正准备带陈琢走的时候,那个姐姐也跟着走了出来,陈琢看到她蹦蹦跳跳的爬台阶,就跟随着爬,姐姐说:“我们来捉迷藏吧”,刚说完就站在原地用双手蒙住双眼,还倒数着数,陈琢也跟着做,一直要给陈琢寻找玩伴的我,当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就说:“你们藏到屋里去吧,我来找”,说完,陈琢就跟着姐姐一起跑到饭店里去了。这时,小姑娘的妈妈要给她把辫子扎扎好,陈琢等不及的在一旁想拉姐姐的衣服,还说着:“还要玩”,看姐姐没动,就跑我这里来接着说,我就说:“你要么去问问姐姐还要不要玩?”,他又跑到姐姐那说:“姐姐来”。又玩了一小会儿,最后小姑娘跟着她妈妈走时,陈琢还想继续玩,我只好抱着他给姐姐再见了。去机构的路上,我说:“我们要上课去了,改天如果碰到姐姐再玩”,到机构门口时他说:“不要开门”,不要打开机构的门,不要进去。我抱着他说。“每个小朋友都要上课的,刚刚的姐姐也去上课了”。等他进去后,我会想,是不是我应该给他放个假,去找小朋友好好的玩上几天,如果他在机构课堂上体验不到乐趣了,再勉强的上课,还能学到多少,对他的社交和性格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也许他就是个小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社交的快乐,是不是我太担心了,只需要把他当成一个需要快乐的孩子就行了,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办理幼儿园缓学,如果进幼儿园里,他和小朋友的互动会发展的更好一些吗?三岁的宝宝如果缺少了幼儿园的成长氛围会不会弊大于利?
又是日常坐地铁,这次从华鹏路站进口进去时,他又返回沿着人行台阶往上走,走上去又走下来,他应该是感觉更有信心爬台阶了,并体验到了进步,这会儿爬的劲头特足,时而还会指着台阶旁的提示语问:“这是什么?”“这是安全提醒标示,这个字念紧~握~扶~手,这个是1出口”,他爬到最上面的时候突然跑到自动扶梯那里,吓的我就往上跑,还没等我跑到,他就回回来了,看到我爬上来就伸着手说:“爸爸下去”,我不知道他是说不要我帮着他爬台阶,还是要保持距离的玩。
漫无目的的坐了一趟地铁后,又回到了这个1出口,他跑到了出口外面的斜坡那里,上下斜坡,还要我走旁边的五层台阶,我想要一起爬坡也不行,我说不想玩了也不行。
晚饭在大食堂吃的,食堂的大门上贴着推和拉,他指着推问:“这是什么?”“这是推,是说要往前推”,没玩一会他就说:“爸爸看那边门”,是要我看一扇门上的字,他看另一扇。
这种很想控制游戏规则的表现最近越来越明显。第二天我特地的给陶老师聊了一下这个问题,陶老师说在玩门的时候,他应该想在一人一扇门之后再玩什么,但他又不知道怎么玩,卡在那里了,他现在三岁一个月,还比较好引导,所以可以尽量多引导和变换着玩法,如果是玩玩具,尽量不要太偏离玩具本身的玩法。
午饭时,机构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是自闭症还是误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