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刘姥姥:粗俗不堪的皮囊下,流淌着高贵的善良(2/3)
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吃个野菜儿,也算我们的穷心。\"
你看,饱经人情冷暖的刘姥姥富有人情味的一席话,如沐春风,让平儿等一众丫环对刘姥姥更添了热情。在平儿的张罗下,刘姥姥正式见到了贾母。书中对这两个老人见面的场景也作了细写。
刘姥姥向贾母拜了几拜,笑着请安,落座后又起身,很有分寸地回答贾母的问话:我今年七十五了……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
刘姥姥对德高望重的贾母格外敬重的一席话自然迎得贾母欢喜。两个老年人虽说一个高处豪门,一个是贫寒的乡下老妪,但都饱经人世沧桑,失去老伴,感同身受下故而惺惺相惜,合了口味。
贾母便热情地安排了刘姥姥用饭,后又安排参观大观园,一道畅叙了三日。
为了让大观园少爷、姑娘们高兴,外表笨拙的刘姥姥即兴讲了他们喜欢听的故事,还编造了小姑娘抽柴的感人场景,竟让宝玉着魔,信以为真地寻根问底。
刘姥姥随贾母进大观园后,不失时机但并不油腻地向贾母点赞,这园子\"竟比那画儿还强十倍\"。使贾母对刘姥姥的喜欢又近了一分。
当刘姥姥得知惜春善画时,满心欢喜的赞美之词更不吝啬,\"我的姑娘,你这么大年纪儿,文怎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
当凤姐捉弄她,在她头上插了一盘子花时,刘姥姥明白用意,假装不知,配合着自扮丑角,甘当\"喜剧演员\",讨贾母欢心。刘姥姥打趣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索性做个老风流。\"
你看,刘姥姥这番自嘲,应景随和地互动,多么风趣幽默。迅速给大观园带来了很纯粹的欢乐,大家都捧腹大笑。这样的\"土气\"其实并不土,实属圆润的刘姥姥精明之举,她以大家的快乐为快乐,远远强过了那些假装绅士样心痛得要死的所谓\"大气\"。
惹得一向忧郁的林黛玉也一舒愁肠,取笑刘姥姥讲的故事\"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更有趣\",戏谑她是\"母煌虫\",刘姥姥也没有生气,明白她不是恶意打击,亦释然微笑,看见黛玉与大观园的姐妹们都笑个不停,自己也乐在其中。
可以说,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给大观园带来了令人感动的欢声笑语,也给黛玉等人带来了艺术灵感,这是她们很美好的一段幸福时光。
刘姥姥顺理成章得到贾府上上下下的喜欢,这若没有饱经风霜洞察世事的\"精明\",是断不能做到这等境界、取得如此圆满成效的。
三、刘姥姥真实淳朴的本色
刘姥姥尽管大字不识,但饱经人情世故,乡下人真实淳朴的本色也在大观园贾母安排的早宴里很实在地体现出来。
贾母喜欢行酒令,就吩咐鸳鸯\"三宣牙牌令\",当轮到刘姥姥时,刘姥姥也展示出自己的“诗情画意”,也算是庄稼人的本色出演。
这在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等章节中写得淋漓尽致:在丫鬟端上鸽子蛋时,刘姥姥在贾母说\"请\"时,起身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
这样接地气的自嘲令贾府上下哈哈大笑,拉进了彼此融洽的氛围。
行酒令时,贾母的首席丫环鸳鸯奉命用骨牌作了规则的宣布。首先贾母先行答酒令\"头上有青天\"、\"六桥梅花香彻骨\"、\"一轮红日出云霄\"、\"这鬼抱住钟馗腿\",迎得大家喝彩。当轮到刘姥姥时,刘姥姥的一番回答也十分有趣。书中把这一场景描写得绘声绘色。
刘姥姥道,\"我们庄家闲了,也常会几个人弄这个儿,可不像这么好听就是了。少不得我也试试。\"鸳鸯笑道,\"左边大四是个人。\"刘姥姥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刘姥姥道,\"大火烧了毛毛虫。\"鸳鸯笑道,\"右边么四真好看。\"刘姥姥道,\"一个萝卜一头蒜。\"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刘姥姥比着手,说道,\"花了落了结个大倭瓜。\"
一番乡里乡气的酒令,透着新奇的乡村气息,尽管有失高雅,却体现了刘姥姥的真实,淳朴的话语更让大观园笑声不断。这份快乐,其实需要智者多么诙谐而又通透的慧心,才能营造这样和谐愉悦的氛围!
四、刘姥姥知恩图报的善良
当年王熙凤看在贾母和王夫人面子上,大发善心施舍给刘姥姥的二十两银子,对王熙凤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却让知恩图报、善良的刘姥姥记住了一辈子。
除了二进大观园给贾府送去粮食和新鲜瓜果菜蔬表示感谢外,刘姥姥还在若干年后王熙凤落难,她的女儿巧姐被狠舅奸兄卖掉时,刘姥姥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果敢相救。
于是有了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