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十五章 四方云动(1/2)
泗水城被宋军收复的消息如同一阵疾风,迅速传遍四方,各国为之震动,议论纷纷。
金国朝廷内,君臣们正聚首议事。
突然,一名快马传令兵风尘仆仆地闯进大殿,带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泗水城被宋军收复了。
这一消息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在金国朝廷内炸开了锅。
群臣面面相觑,脸上无不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直以来,金国朝廷都对南宋朝廷抱着一种轻蔑的态度。
认为南宋朝廷软弱可欺,只知道防守和纳贡,根本不具备主动出击的实力和勇气。
不少武将身着铠甲,脸上带着愤怒的神情,他们无法接受泗水城被宋军收复的消息。
一位金国的老将首先站了出来,他须发皆白,愤愤地说道:“自从靖康年间,我金国大军南下,俘虏了二帝,南宋的脊梁骨应该早已被打断了。他们何来的勇气主动出击?这消息必定是误传!”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众多武将的附和。
纷纷表示,南宋朝廷一直以来都是软弱无能,怎么可能有能力收复失地。一定是有人在散布谣言,扰乱视听。
“陛下,臣请求将传播此消息的人诛杀,以儆效尤!”一位年轻的将领义愤填膺地说道。
其他武将也纷纷请求金国皇帝严惩传播消息的人,以维护金国的威严和稳定。
他们总相信,南宋朝廷不可能有这样的实力,这一定是宋人的诡计。
金国皇帝完颜亶并没有立刻下令诛杀传播消息的人。
金国朝廷内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君臣们都在为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感到震惊和不安。
此时,西夏。
在西夏,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西夏与宋国之间一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岁赐的基础上的。每年,南宋都会向西夏支付一定数量的财物,以换取边境的安宁和双方的和平共处。
如今宋军竟然能够收复泗水城,这无疑是打破了这种微妙的平衡。
西夏的君臣们开始重新审视与宋国的关系,他们意识到宋国的实力可能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
一些西夏的官员开始私下议论,是否应该减少一些对宋人的岁币数量,以试探宋国的反应和实力。
他们认为,既然宋国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那么自己或许可以通过减少岁赐来争取更多的利益和尊严。
也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减少岁币可能会激怒宋国,引发不必要的战争。
主张继续保持与宋国的和平关系,通过外交手段来维护西夏的利益。
刚刚即位还不足五年的西夏皇帝李仁孝,此刻坐在龙椅上。
拍了拍手,示意朝堂上的议论声稍微平息一些。
说道:“众臣勿扰,朕知你们心中疑虑,但此时我们正在商讨科举之事,南宋收复了泗水城,与我们西夏当前之事何干?”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过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继续说道:“我西夏立国之本,在于强盛。若是我西夏国力昌盛,兵强马壮,又何须去在乎南宋的岁赐?如今,我们更应当关注的是如何选拔人才,振兴朝纲,让西夏的国力更上一层楼。”
李仁孝的话音刚落,朝堂上便响起了一片议论声。
有些大臣觉得皇帝所言有理,应当把重心放在发展自身上;而另一些大臣则担心南宋的崛起会对西夏构成威胁,认为不能忽视外部的变化。
刘备听闻泗水城被收复的喜讯后,顿时面露喜色,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站起身来,激动地在殿中踱步,喃喃自语道:“北伐有望,北伐有望。”
前来汇报鸦神教事情的阿荣见状,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官家安心等候,不日会有捷报传来。”
刘备回过神来,对着阿荣说道:“你且继续说明阿文等人潜入鸦神教之后的事情,朕想听个详细。”
阿荣点了点头,清了清喉咙:“回官家,阿文现在已经是临安分坛的副坛主了。他在教内表现得十分出色,深得大首领阿库亚的信任。臣以为,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故意泄露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情报,让阿文展示他的‘能力’,这样或许能助力他登上坛主之位。”
刘备听罢,眉头微挑,露出赞许的神色:“此计甚妙。阿文若能成为坛主,便能掌握更多鸦神教的机密,对我大宋来说极为有利。不过,此事须得小心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我听说这个什么神教,在各国各地都有分坛?”
阿荣躬身道:“是的,官家这个组织听说遍及各国,请官家放心,臣定当谨慎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烈日当空,官道上尘土飞扬,一名传信兵正疾驰而来。
身后背着三把鲜艳的红色小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朝成了大宋皇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