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0章:尔等竖子不从吾,而从吾家奴乎!(1/2)
袁绍虽每日都在与众诸侯欢饮达旦,但心中也有自己的诸多盘算。
这一日,他再度唤各路诸侯聚集于帐中,说有要事相商。
很快,袁术、孔融、陶谦等一应诸侯相应赶到,唯豫州刺史孔伷告病没有前来。
他们照例相互吹捧了一阵,袁绍突然咳嗽两声,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对众人道:
“列位将军,董贼毒废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实乃篡逆之举。
此时,新帝又被其劫至长安,大权旁落,汉室衰微。
国不可一日无君,吾以为幽州牧刘虞,素有名望,曾位三公,政绩斐然。
故吾欲推举刘使君为新任天子,重兴汉室,不知诸公意下如何?”
袁绍的想法很简单,此时的皇帝远在长安,又受到董卓的控制,导致他日后要任命官员就有了诸多困难。
他心里琢磨,反正当今天子得位不正,干脆自己立个新皇帝,
一来可以免于董卓的挟制,二来可以名正言顺壮大自身实力。
而为什么要推举刘虞,袁绍也是有过深思熟虑的。
刘虞此人虽有名望,极善内政,但却没有什么军事手腕,正适合他来掌控。
众人听完袁绍言语,都不由眼前一亮,觉得是有点道理。
若能拥立新帝,自己就算不能当居首功,也是一个从龙之臣,后续对自身名望、地位的提升都很有帮助。
很快,北海太守孔融第一个起身表示赞同:
“盟主说得不错,当今天子虽为灵帝后裔,却非嫡长子,不为正统。
天子又为董卓裹挟,丧失权威,我等更应选一位德高望重的汉室宗亲,继此大位。
如此方可拨乱反正,将天下归还于汉室。”
袁绍见孔融这位当世大儒都赞同他的意见,心中更为得意。
各路诸侯都认为此言有理,也跟着连声附和。
眼见大家都表示同意,袁绍当即大喜:“既然如此……”
“且慢!”一声厉喝突然打断了袁绍后续的发言。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之人居然是袁绍之弟,后将军袁术。
只见袁术脸都憋红了,怒道:
“当今天子向来聪慧,德行也无缺失。
董贼不过趁危难之际,威服百官,此仅是汉家之小厄也。
我袁家自先人以来,无不为汉室尽心尽忠,百世相传,汝怎可失此忠义之心?
吾等更应上讨国贼,下刷家耻,而非思此篡逆之事!
尔等倘若如此行事,又与那董贼何异?”
他劈头盖脸的一顿骂,把在座众诸侯都骂得面红脖子粗,红温了。
袁绍更是气得额头青筋直冒,口中大叫:“反了,反了!”
甚至撸起袖子,冲上来就要打袁术。
袁术岂会怕他?
他快步抢上,一拳迅猛挥出,正中袁绍鼻梁。
袁绍被打的眼冒金光,连身体都站不直了,鼻血流个不停。
众诸侯无不大惊,孔融扶住袁绍,剩下众诸侯赶忙将袁术拦住。
过了好一会,两人才稍微平静下来,但还是互相瞪视着,谁也不服谁。
袁绍龇牙咧嘴地揉着鼻子,大骂道:
“袁公路,你未曾听闻君子动口不动手?袁家的脸都要给你丢尽了!”
袁术却按着拳头,关节发出咯嘣的响声,恶狠狠道:
“此乃君子六艺,庶子庶子,果不如吾也!”
“嘿!”袁绍更加忍不住怒火,又想冲上去硬碰硬。
上党太守张扬赶紧放开袁术,反去将袁绍拉住,口中劝道:
“两位皆为名门之后,又肩任义军正副盟主,何苦内斗?
此事若流传出去,岂不是为董贼,为天下人耻笑?”
众诸侯也面面相觑,根本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发展到这番田地。
好在袁绍也只是装模做样一番,不是真的还想动手。
他悻悻然按住鼻梁,嘴角露出不屑的笑:
“若非此人说吾等欲行篡逆之事,吾何必动此干戈?”
他这番话故意用的是“吾等”,偷偷将各路诸侯划到了自己这边。
袁术若想破解也很简单,只需与其争论这点即可。
可袁术很明显没这个脑子,他想也没想,便叫嚣道:
“汝等欲废旧帝,立新帝,岂非效董贼之事乎?吾耻与汝等为伍!”
其实袁术的逻辑也不难推测:
目前的小皇帝缺乏权威,导致时局混乱。
而天下越乱,对他来说就越是有利的。
他可不希望在关东地区出现一个德高望重,深得民心的皇帝。
更不想袁绍借拥立新君的机会,壮大自己的势力。
而袁绍作为袁术的兄长,怎会不了解袁术?
见他吐出这等冠冕堂皇之言,袁绍是既愤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全都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