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93章:董卓已死?(1/2)
潘凤张郃很快来到城外,只见城门处人头攒动,原来是张邈的部队到了。
他俩走进议事厅中,正好看见曹操、张邈坐在一起,拉着手相谈甚欢,甚至在聊晚上去哪狎妓之事。
典韦则候在这两人身后,两眼望天,正在发呆。
自他崭露头角以后,便被张邈任了牙将一职,也算是个将领了。
曹操看见潘凤进入厅中,笑呵呵地迎了上来:
“潘将军先稍等片刻,公节兄、允诚兄正在来的路上。”
张邈也起身,对潘凤遥遥抱拳:“潘将军,多日不见,可还无恙?”
潘凤赶忙回礼:“多谢张府君关心,潘某一切都好。”
随后,他便在曹操的引导下落座。
张邈面容带笑,主动来找潘凤攀谈道:
“张某于洛阳,便听闻了将军万军取首的壮举,当真是举世无双,众诸侯无不震动。”
潘凤面露礼貌的微笑:
“府君过誉,此战乃是诸将戮力同心,彼此配合,方能得胜。
潘某只是碰巧担下了斩将的重任,侥幸得以成功。”
然后他又扭头望向典韦,称赞道:“此战典韦将军也是出力甚多,只可惜卫兹将军不幸为国捐躯了。”
张邈听完前半句,欣慰地点了点头。
后听到潘凤提及卫兹之事,他也有点感慨,摇头叹道:
“卫兹谋虑深明,不贪俗名,只可惜天妒英才,致其丧生于此!”
潘凤正想附和两句,却斜眼看到击杀卫兹的凶手徐荣,竟在此时走了进来。
他下意识蹙紧眉头,露出几分尴尬之色。
将徐荣领进来的曹操,向张邈介绍:
“这位是荥阳太守徐荣,前日已弃暗投明,投于潘将军帐下。”
张邈并未露出异色,和徐荣互相抱拳问好。
潘凤不信张邈不知道卫兹是徐荣所杀,只能暗道不愧贵为一方太守,果然极有城府。
很快,王匡、鲍信也前后赶到。
曹操见人已到齐,又拉出那幅等人高的地图,朗声道:
“我等在荥阳养军已有一段时日,目前也已初见成效。
据曹某了解的信息,我们各部总兵力,加起来有接近三万之数,粮资军械一应充足。
现如今,春耕之事也已接近尾声,张府君又率七千兵马前来援助,正是向长安进兵的好时机!”
潘凤边听,边在心中细细盘算兵力之事。
这段时日,他派沮授、徐荣在荥阳募兵,大约招了接近三千士卒。
这其中有部分是徐荣带来的便利,其他诸侯招到的要少一些,大概在两千上下。
再加上先前投降的万余董军,刨去本属徐荣的不算,五路诸侯按比例瓜分,应该除鲍信外,其他四路总兵力都回到了巅峰时期。
只是军中部分是新兵、部分是降卒,总体战斗力相比之前肯定要大打折扣。
曹操很显然也知道这一点,讲解战术道:
“曹某以为,我军应当由缓至急,循循而进。
即以当下的荥阳、成皋为大本营,向长安一步一营,稳扎稳打。”
徐荣听了也点点头,向众诸侯道:
“先前董贼迁都长安之时,曾向在下透露过后续军事部署。
即中郎将董越屯渑池,段煨屯华阴,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
曹操闻言,很快在地图上将此三处标注清楚(见彩蛋章)。
他盘算了一番,为在场众人讲解道:
“此三地皆为交通咽喉,其中华阴乃是长安东大门,前有潼关,乃入长安必经之路。
剩下渑池在潼关以东,往此处进兵则路程稍短,路上有函谷关挡路,较难攻克。
安邑则在黄河以北,我等若绕路阳城,往并州借道,则必会经过此地。
此路最大的优势便是可以绕过函谷关,但相比走渑池,路程要多上一倍不止。”
潘凤几乎将脑袋都贴在地图上,才能勉强跟上曹操的节奏。
待辨明了道路,他也不由感叹,董卓这招迁都真乃妙手,诸侯不愿追击也是有着他们的道理。
不说别的,光是这一路上的山陵、江河,道路蜿蜒,没个三年五载当真打不下来。
其实此时在场的各路诸侯,发兵时也未必知道今后这一路的艰难。
只是出于心中大义,以及对曹操、潘凤的信任,这才推进到了此处。
众人听完曹操讲解,面面相觑,都有点丧失继续进兵的动力。
曹操见他们一副士气低落的样子,连忙鼓舞道:
“诸位,吾等已陆续攻下洛阳、荥阳,打下长安已是指日可待。
摆在面前的,便只有函谷关、潼关两处关隘。
吾等可先率大军,屯于函谷关外谷城县,观关中局势,再做决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我全都要》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