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章 山顶忆往事(1/2)
秦小晖鞍马劳顿,躺在床上没多久再次沉沉入睡,只是梦中佳人不在。第二天,他早早地醒来,若有所失,在床上稍坐片刻,发了会呆,才起身洗漱。
此时的楼道,悄无声息,更不见人影走动。秦小晖明白大家都在补觉,洗漱结束,便轻轻带上门,下楼朝着食堂走去。
路上,已有许多同学的身影,或孑然一身,或三两成行,或匆忙,或悠闲,或赶往图书馆,或走向体育场。
秦小晖来到食堂,打了份稀饭和包子,慢吞吞吃了起来。他看着周围往来的身影,不想回宿舍,不想看书,更不想在校园溜达,思索半日,最终决定去山顶散心。
整个校区坐落在萃英山脚下。
此山原为白虎山,虽叫白虎,却并无白虎,哪怕其它动物也见不了几只,除了山羊;山上没有灌木,连草也难以生长,与其它的黄土山别无二致。后因校区成立,遂将这段改为萃英山,既彰显校史,又寄予厚望。
萃英山在西,校门在东,而秦小晖的宿舍在最西边,离山更近。他出了食堂,左拐过了男生宿舍楼,从南侧的小陡坡走上去,坡顶有条一米宽的水渠由北向南,静静地流淌着,这股水流从黄河分流而出,自然带着它独有的特色——浑浊的土黄色。
沿着宽广的石子路向山上走去,左侧有几间陈旧的房屋,周围稀稀疏疏地长着几颗粗壮的槐树,翠翠绿绿,颇显古老,给这苍凉的校区和荒芜的萃英山增添了一抹绿意。继续向前,树木越来越少,越来越纤细,直到云梯之下,比人高的树木已屈指可数。
云梯,登山石阶的别称,半入黄土半云霄。从宿舍到云梯下,走路不过十来分钟,却演绎了由盛而衰,从枝繁叶茂到枯枝败叶的整个过程。
秦小晖沿云梯拾阶而上,侧身看去,那一排排干枯的小松树,十不活一,早已分辨不清自己当时种的是哪颗。远处,自下而上的水管,抽取水渠里的黄河水,喷洒出水雾,滋润着这片贫瘠的山坡。
每年春天,学校都会安排植树,一批接着一批地种,一茬接着一茬地枯萎,死掉。早期开荒的师兄师姐们最为辛苦,他们要因地制宜,沿着山坡开辟梯田式的结构,然后一个坑挨着一个坑挖好,栽上树苗。以后入校的学弟学妹们就轻松多了,只要拔掉原来的枯枝,轻刨几下,植入新的树苗即可。
秦小晖种过两次,虽有学分的缘故,但每次都干得兴致勃勃,意犹未尽,而且他能感受到同学们对青山的渴望。为此,他们付出何种辛苦都在所不惜。
此刻,看着眼前的荒凉,秦小晖心中多少有些心酸。他驻足而望,破败之余,倒有数颗灰绿的小松树傲然挺立,看样子继续活下去不是问题。他心想这几颗小松树不正是一批批前赴后继的学子们努力的见证吗?
假以时日,青山必将归来。
秦小晖略作感慨,继续前行,大约半个小时后,终于来到了山顶,跨过云梯上最后一个台阶,一股熟悉的羊粪味扑面而来,避无可避,只好坦然嗅之。
枯草、山羊、残破的土屋,大概就是整个山顶所有的风光了。
山顶几乎一片坦途,偶有坑洼之地,尤其向西眺望,漫无边际,如果绿草茵茵,兴许可以踢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赛,如今,只能祈祷不要踩到羊粪蛋蛋。
秦小晖回首俯视整个校区,由近及远,由西向东,郁郁葱葱,朝气蓬勃;目光一直向东,出了校门,向着太阳刚升起来的地方,沟沟壑壑,衰草寒烟。朝阳之下,墙里墙外,截然相反,让人不免感慨。
良久,秦小晖才转身背对朝阳,影子从他脚下延伸出去,细细长长,不见尽头,就像这山顶看不到边际一样。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西北角一条小路旁,不免又发起了呆。
这条小路通往附近山脚下的村庄,而非校区,秦小晖对此熟悉,只因曾亲自走过。看着小路,他的思绪飘回到了那天——他和她一起爬山的日子。
她是李楠,秦小晖同院同级的同学。大一的基础课,好几个班一起,上课次数多了,大家就熟了。她跟他自然也熟了。
某节课堂上,两人碰巧挨着坐,几句闲话之后,秦小晖鼓足勇气邀请李楠周末去爬山。他说话时如芒在背,脸上火辣辣的,不自觉地转起了手中的笔,却失误连连,差点掉到桌子下面。
李楠没有立即答复,反而挺直身体看向讲台,只是用眼角的余光瞟了几下,正好看见他的窘境,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秦小晖忐忑之余,做出最后的挣扎,说道:“就……就当锻炼身体呗!”
李楠这次没有迟疑,扭头看向秦小晖,干脆利落地答应了。秦小晖看着她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呆了片刻,才微微笑了起来。
两人如约,准时在食堂吃过早餐便开始缓步上山,山本不高,即使龟速,很快也能登顶。山顶无风景,亦无有趣之地,避免傻站,两人只能继续向前走,遇见这条小路,便决定一探究竟。
小路很陡峭,不像云梯稳当,有时候还要跨个小沟,跃个高台,险要处秦小晖主动伸以援手,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山脚下好读书》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