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四章 虎蹲炮(1/2)
这种战术对于一般的骑兵或许有效,但面对关宁铁骑这样的精锐之师,董方策心中并无多少底气。
他不禁回想起刚刚被李小军歼灭的一千火铳兵,若是他们在,凭借鲁密铳的远射程,或许能先给敌人一个下马威,现在的局势也会轻松许多。
就在他心中暗骂褚参将愚蠢、被李小军的虚招搅乱阵脚时,王德伐率领的关宁铁骑已经逼近。
这些铁骑身披重甲,寻常的长矛攻击,除非恰巧刺中盔甲的接缝处,否则很难对他们造成伤害。
董方策高声呼喝着,让士兵们紧握长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冲击。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王德伐却在距离长矛阵约十五丈外减慢了马速。
关宁铁骑们纷纷下马,将三眼铳稳稳地架在马背上,对准了清军。
紧接着,他们快速地从怀中取出火折子,准备点燃火门。
董方策见状大惊,急忙下令:“快冲上去,绝不能让他们点火!”
清兵们闻声而动,蜂拥向前。
与此同时,在战场的另一端,李小军率领的枪刃骑,距离火炮阵地已不足百丈。
眼见胜利就在咫尺。
负责防守炮阵的韩副将大声命令着,三百名重甲步兵迅速排成两列,前排手持盾牌和长矛,后排挺起手中的加长钢枪,严阵以待。
李小军深知,这些清军身上的铁甲,并非枪刃所能轻易击穿的。
而他的枪刃骑并未携带钝器,再加上对方以枪盾搭配应对骑兵的冲锋,若贸然进攻恐怕胜算不大。
于是,他果断地命令枪刃骑利用机动优势,环绕炮阵进行游击。
他们将距离控制在三十丈左右,这样既能确保在重甲步兵冲锋时,有足够的时间迂回避敌,又能保证枪刃的射程,可以覆盖到阵地上的敌人。
这下,那些身披重甲的步兵可遭了殃,他们不得不紧随着轻骑兵的脚步移动,时刻调整阵型以正面对抗这些骑兵的冲锋,因为只有坚不可摧的正面,才能抵挡骑兵的猛烈突击。
一旦他们露出了侧背,即使身穿厚重铠甲,也难以抵挡骑兵冲锋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他们的枪矛没有正面对着骑兵,那么这些武器就形同虚设,根本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克制作用。
因此,在这些重甲步兵的韩副将指挥下,他们不得不保持紧密的阵型,随着李小军等人马不停蹄地移动。
轻骑兵身着轻便铠甲,骑马奔驰对他们来说是轻松的。
然而,对于那些重步兵来说,他们身披五六十斤的铁甲,还要手持盾牌和长矛,奔跑起来的体力消耗之大,可想而知。
其实,这也是董方策手下重甲步兵数量太少造成的。
如果他们能够组成数千人的方阵,将炮阵团团包围保护,那么他们就不必像现在这样辛苦奔波了。
但遗憾的是,重甲兵需要配备三倍于自身的仆兵来维护,这使得整体维持成本过高。
董方策此次轻敌,认为守卫阳朔的明朝官兵战斗力不足挂齿,因此并没有带来太多的重甲步兵。
他甚至还打算沿用之前攻克贺县的战术,先集中火炮轰破城墙,然后再派步兵攻入城内杀敌。
然而,从城门逃回来的清兵告诉他,守城的是金平守备李小军,这让董方策后悔不已,意识到自己过于轻敌了。
金平守备李小军这个名字,在李成栋的军队中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
他曾经全歼李成栋手下的头号名将,李养臣所率领的三千精锐部队,而自身损失却仅有二十一人。
之后,他又大败李成栋手下的猛将,人称“小翼德”的张友德,并切断了李成栋的粮道,导致李成栋第一次攻打广西时,因粮草供应不济而失败。
当董方策听说城内守卫是李小军时,他吓得立刻改变了策略。
他命令火炮营不间断地轰击阳朔城,但并不急于攻城。
他打算利用炮火射程的优势,大量消耗城内李小军的有生力量,等到李家军死伤殆尽后,再发起攻城。
反正他的炮营火药炮弹充足,即使连续轰击三天三夜也完全没有问题。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的是,李小军竟然只带领了不到两千人就冲了出来。
此刻的李小军带领着枪刃骑兵,一边环绕着炮阵疾驰而过,一边将距离控制在大约三十丈左右。
这样一来,如果重甲步兵想要冲上前来,他们就有足够的时间调整方向,进行迂回战术;
而这个距离,也正好让枪刃可以射杀阵地上的敌人。
李小军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整个战场,他并不打算与那些重甲兵进行正面交锋。
相反,他的目标,锁定在了一名正在红衣大炮旁边忙碌的清兵身上。
那名清兵正和同伴一起抬着沉重的实心炮弹,准备进行填装。
李小军瞄准了他并扣动了扳机。
随着砰的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末将不才,请大清赴死》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