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五章 促膝长谈(2/2)
?”
朱标应道:“父皇营造中都是为了效仿元大都和上都的‘两都制’吧?”
“标儿猜对了,咱是这样想的。”朱元璋有些吃惊地回应道。
元朝忽必烈时期订立两都制,分别为上都开平和大都燕京。大都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负责在此处理全国政务。
上都是陪都,是蒙古游牧民族世代栖息的地方,在此他们依旧保持着原来游牧射猎的生活,不需要强行适应大都夏季的酷热和潮湿。
基于此,元朝统治者在两都之间定期巡幸。
“但父皇,咱大明与元朝情况是不同的。咱大明都是汉人,不存在不适应南京天气的情况,因此无须仿照元朝的‘两都制’。”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其次,父皇想通过营造中都,让那些和父皇同甘共苦的淮西部将得到满足,将父皇和诸将的故乡凤阳打造成一种精神的归宿。”
“最为重要的是父皇想要让凤阳具备帝乡之威仪,而且必须受到百姓的敬仰。”
听完朱标的分析,朱元璋一脸不可思议,惊叹道:“标儿如同咱肚子里的蛔虫一般,把咱的心思摸得明明白白。”
朱标尴尬地笑了笑,心想:“我从后世来的,当然知道你老朱心里是怎样想的了。”
“那标儿有何看法?”朱元璋语气和缓地征求朱标的意见。
“儿臣以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如若父皇为营造中都,造成国弱民穷,岂不是因小失大。”
“凤阳作为帝乡,所紧要的不是遍地的宫殿楼阁,而是朝廷要给当地民众实实在在的好处,免除其赋税徭役,全力帮助百姓恢复生产,不应该再大肆扰民,造成百姓困苦。”
朱标继续说道:“父皇记挂着跟随您南征北战功臣,可以赏赐其田地银两,许诺其爵位官职即可。”
听完朱标的侃侃而谈,朱元璋沉默良久,最终做了决定:“咱听太子的,中都营造全部中止,不再滥用民力民膏了。”
朱标听到父皇终于松了口,长吁了一口气,低声道:“父皇,那刘中丞……”
“放了吧,不惩罚他了。”朱元璋摆了摆手,走出阁门。
不想错过《大明朱标:史上最稳健太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