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明朱标:史上最稳健太子 > 第八十一章 重启科举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十一章 重启科举(1/2)

目录
好书推荐:

“回去好生修养吧。”朱元璋对着茹太素说道。

“谢主隆恩!”茹太素虽然遍体鳞伤,还是从口中迸出这么一句话来。

随后朱元璋给了毛骧一个眼神,毛骧麻利地指挥手下将茹太素抬了出去。

中书郎王敏插言道:“陛下,茹侍郎的建言还有一策,要臣继续吗?”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下去吧!”

王敏只好双手将茹太素的奏章恭敬地放到朱元璋的御案,低着头退了出去。

“标儿,坐!”朱元璋看着朱标,指了指前面的凳子,示意让其坐下。

“谢父皇。”朱标赶紧谢恩落座。

朱元璋微微皱着的眉头松开了,对着朱标语重心长地说道:“标儿,咱今天让你来看的可不是父皇责罚茹太素,是要让你学习为君之道。”

“为人君者,就应当雷厉风行,不可被这些繁文缛节束缚了手脚,不然蹑手蹑脚,只会被文官玩弄在手掌中。”

朱标一边听着,一边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本,拿笔仔细地做着笔记。

看着如此认真的标儿,朱元璋龙心大悦,继续说道:“标儿,等你登了大位,一定要记住咱说的话。”

朱标一个劲地点头,表示认同父皇的话。

在朱标看来,老朱对自己的好真没说的!

老朱还在皇位上,就已经开始教育自己,给自己铺好道路了,生怕自己未来的路走的不顺利。

如果哪天自己也要造个反,估计老朱还会亲切地询问自己钱粮兵马够不够,不够的话送些过来。

在经过老朱的教导后,朱标也开始慢慢了解一些为君之道,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有道明君!

“标儿,你知道茹太素奏章中提的第五条是什么吗?”朱元璋目视着朱标,征询道。

“儿臣愚钝,实在不知。”朱标摇了摇头,无奈地答道。

毕竟茹太素再菜也好歹是乡试举人,自己如果去应考,估计考个童生都够呛。

茹太素有何高深计策,自己又如何能知道。

看到朱标的不解,朱元璋捻须微笑道:“茹太素让咱开科举。”

“咱最近也有这想法,茹太素和咱的想法竟然一模一样。”

“标儿,包括前朝在内,有多长时间没有举办过科举大试了?”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说道。

朱标应道:“禀父皇,从前朝至正初年开始,科举就已经名存实亡,至少有二十年没有举办过大试了。”

元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带有强烈的歧视汉人的政策。元朝时期分左右榜,还公开表示蒙古人、色目人和汉人录取人数相同。

朱标一想到这里,气就不打一处来,蒙古人有多少,汉人有多少,这就是所谓的公平吗?

况且就算考上了,汉人在元朝朝廷上也到处被打压,根本没有升迁的机会。

随着元朝末期,社会动乱,科举就无限期停办了。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长出了一口气,感慨道:“是时候重启科举了,该让咱们汉人翻身了。”

朱元璋从起义之初,就打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率领着起义军彻底推翻元朝腐朽的统治。

而现在元朝已经被自己打得成了落水狗,灰溜溜跑到和林去了。自己要趁着这个时机,真正树立起大明朝重视儒学、重视人才的形象。

“父皇此举,定可赢得天下士子的心,让我大明江山繁荣昌盛。”

“标儿说的话,咱就是这样想的。”朱元璋兴奋地拍着御案站了起来。

朱元璋明白,自己现在已经不能再靠着用武力征伐对手了。现在大明朝已经慢慢步上正轨,要快速发展国力,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

因此现在不再需要这么多的武将,武人政权不再适用了,现今应当通过科举取士,扶持一支活力满满的文官集团。

朱元璋从龙椅上下来,一边朝着朱标说着话,一边背着手顾自踱了起来。

“咱们大明朝的首届恩科,一定得办好,要让全天下学子们都看见,咱朝廷是重视科举,崇尚儒学。一旦学子们有所成就,朝廷定会量才录用的。”

“要让他们觉得,在咱们大明新朝为官那是前途无量啊!”

朱元璋越说越兴奋,仿佛他已经看到一个个举子正春风满面地朝着自己走来。

朱标默默地点了点头道:“父皇所言甚是,咱大明朝的首届恩科一定会办好。”

朱标后世也读过不少史书,自然知道读书人的厉害。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宁得罪君子,勿要得罪小人,尤其是会写字的小人,唾沫星子可以淹死人,笔杆子杀人的功效更加厉害。

如千古一帝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修建秦直道,真正做到书同文、车同轨。

可就是因为“焚书坑儒”,成了史官笔下的暴君。

可实际上呢,焚烧只是焚烧了当时诸子百家的各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朱标:史上最稳健太子》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