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45 章 汉37(2/3)
千里,跨越艰难险阻,“咸来助祭”,场面极为盛大。[]
中年去世
元和年间(公元84-公元87年),侍中郭举与后宫私通,拔出佩刀惊吓汉章帝。[]
章和二年(公元88年)二月三十日,刘炟崩于章德前殿,时年三十三岁[] ,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遗诏不起寝庙,一概依照安葬汉明帝的制度。[] 同年三月十八日,刘炟被安葬于敬陵(今河南洛阳东南)。
他的主要成就。
政治上,政宽刑疏。
建初元年(公元76年),兖、豫、徐等州发生严重的旱灾,赤地千里,饥民遍野。
刘炟一方面调集国库粮食紧急救援饥饿中的人民,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讨解决办法,按照当时人们流行的看法,水旱荒年是由于阴阳失调,而阴阳失调又与政事有关。
司徒鲍昱痛陈时弊:“前几年治楚王刘英狱,抓人成百上千。这些人并不是都有罪,受牵连而坐狱的人恐怕有一半是冤枉的。那些判处徒刑的人远离家乡、骨肉分离,死了灵魂也不得安息。这就致使阴阳失调、水旱成灾。现今不如赦免这些刑徒,解除监禁,让其回家和亲人团聚,这样也许能致和气,使天降甘露、解除旱情,免除黎民百姓的痛苦。”
尚书陈宠也上疏说:“治理国家大事就如调整琴瑟的弦一样,弦调得太紧就会崩断,刑罚太严也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建议陛下进一步宽缓刑罚。”刘炟听从他们的建议,大赦天下,宽缓刑罚。[]
刘炟采纳尚书陈宠的建议,每件事都务从宽厚。然后下诏有司,禁止酷刑,解除妖言罪,废除了文致(前人无罪,舞文弄法致人于罪)的请谳五十多条,定于律令。酷刑的革除促进了法律的文明进程,妖言罪的解除得到了人们的拥护和支持,此后“人俗和平,屡有嘉瑞”。[
制定试官制度
由于汉代被察举孝廉者,不经考核就直接封官任职,便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于是建初元年(公元76年),刘炟制订了试官制度,规定:凡孝廉举荐入选者,先试以官职,合格者正式授职任用,不合格者淘汰。对孝悌品行特优而不宜试职者,有司另状上疏奏闻,是否任用由天子另行定夺处理。[]
禁除酷刑
刘炟在位期间,行宽厚之政,除去以往一人犯谋逆等大罪则亲属皆受牵连的禁令。
命罪人减刑迁到边境地区。禁用酷刑,以尚书陈宠之议,除刑罚残酷的条文五十余条。
注重选拔官吏,以得廉能之吏为政治清明的保证。
打击豪强地主兼并土地,采取优惠政策募民垦荒,鼓励人口增殖,减轻徭役赋税。
在经济上,盐铁官营。
建初六年(公元81年),刘炟为解决因不断对匈奴、西域用兵,国家用费不足的问题[] ,商议恢复盐铁官营制度,而大司农郑众“谏以为不可”,但汉章帝没有采纳郑众的建议,最终推行了盐铁官营,[ 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使豪强势力难以凭借经营盐的收入与朝廷相抗衡。[]
平准均输
元和元年(公元84年),谷价昂贵,县官经费不足,朝廷很担忧。尚书张林进言说:“谷价之所以昂贵,是因为货币贬值的原因。可以停发货币,取布帛为租,以通天下的需求。盐是生活必需品,即使昂贵,人们也不得不买。官府可以自卖。同时应该收取交阯、益州市场贸易的利息,再度实行汉武帝时期的均输平准法。”刘炟认为这些提议对国家来说确实是便利了,于是就下诏施行。[]
颁布胎养令
元和二年(公元85年)正月,刘炟颁布胎养令:“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著以为令。”即给每位怀孕的妇女赐胎养谷三斛,其丈夫免除一年的赋税徭役,从而鼓励人口生育。[ 于是,东汉人口从汉明帝末年(公元75年)的3412万口,增长到了汉章帝末年(公元88年)的4335万口,12年内增长了923万口[ 。
文化上,
建初四年(公元79年)十一月,因经学家多分歧,刘炟召集诸卿、博士等于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意在统一经说,为朝廷利用儒术施政、进行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会后,刘炟命史臣班固将会议讨论所得著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议》《白虎通》),[] 是汉代唯一一部完整流传后世的综论五经类文献,对于汉代经学史、思想史及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建初八年(公元83年)冬十二月戊申,刘炟颁布《令选高才生受古学诏》,诏书写道“令群儒选高才生,受学《左传》、《谷梁春秋》、《古文尚书》、《毛诗》,以扶微学,广异义焉。”这便是“高才生”一词的最早由来。[
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改革历法,始用李梵等所作的《四分历》。[
军事上,营救耿恭。
汉明帝时,西域诸部归服,于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设立西域都护与戊己校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