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十三章 内忧(1/2)
云汜在与荀攸讨论完守城之道后,在城墙上巡视几圈便离去了。
对于荀攸的能力,云汜还是非常信任的。
毕竟能在董卓手下全身而退,此人之思虑,必是十分周全的,刚才又有墨守之法启发。
云汜相信,这平原县的城防必会周密无比。
正所谓备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
城池、兵马、粮食,这三个乱世之中立足的基本,经过这几个月的准备,刘备算是初步具有了。
云汜主管屯田之事,几月下来算是颇具成效,此为备。
关张赵三人征召精壮、训练兵士,现在平原也已有四千左右可战之士,此为兵。
荀攸布置城防,现已初具规模,此为城。
这三方面虽说比不上那一方豪强,但也算是不错的势力,在这乱世中应是足以自保。
既势力已初步稳定,现在也该进行下一步,消除內患了。
云汜想着,便准备去见刘备。
不一会,云汜便到了刘备住所。
云汜进门,见刘备坐在案前,正在翻阅最近下面呈上来的文书。刘备抬头,见是云汜,便招呼云汜坐。
“子归,坐!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了?屯田之事可进行的顺利?”刘备问道。
“已基本稳定下来,不需要我一直盯着了。”云汜答道。
“那就好,子归来此,可是有话要说?”
“玄德公以为这平原县城现在如何?”云汜问道。
“自是兵精粮足,可在乱世中自保无虞。”刘备道。
“虽是兵精粮足,待要自保,怕还有些问题。”
“何出此言?”
“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远长,根不稳固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道德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这是不可能的。玄德公以为,这乱世中什么最重要?”云汜问道。
“自是民心。”刘备答道。
“玄德公以为,这平原县城中民心何如?”
“现平原百姓粮食充足,安居乐业,民心自是无虞。”
“这只是表象!这平原城中话语权最大的是谁?”云汜问道。
“自是本地士绅豪族,我虽为国相,如今初来乍到,根基未稳,影响力怕是不如他们。”刘备道。
“那玄德公以为这些士绅豪族是否已对你归心?”云汜问道。
“这······”刘备确是拿不准了。
“普通百姓现在听命与您,是因为您可以保他们于这乱世生存,而非真正信任。若那些士绅豪族以更好的条件许诺,那百姓如何选择,就难说了!此便为内忧,不解决这些,怕是难保安稳”云汜道。
“那子归以为该当如何?”刘备问道。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
“玄德公要想士绅豪族皆真正归心与你,就得树立一个形象,一个可以引导他们在这乱世之中有所作为的形象。”
“如何树立?”刘备问道。
“其一,自是我之前说的仁政,有道是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玄德公若以兼爱之道训下,自是可保民心归附。”云汜道。
“那其二呢?”刘备问道。
“其一,是是民心归附。其二,自是使士绅豪强归心。”
“该当何如?”
“士绅豪强,自是不仅仅满足于苟全乱世,他们求得,是在这乱世有发展,建功立业,闻达于诸侯!”
“那该当如何?”刘备问。
“玄德公应该亲士,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跟着你有前途,才会真正归心。”
“《墨子·亲士》有云: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是故逼臣伤君,谄下伤上。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