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章 晚宴(1/2)
长安、未央宫。
云汜与王允自中殿出来,向着皇宫外走去。
在董卓走后,几人害怕这宫中仍有董卓耳目,并没有提及诛董之事,只是约莫说了些青州以及刘备之事。
刘协还翻查族谱,说以刘备辈分,该是他的叔叔,便以皇叔称谓刘备,至此刘备多了个刘皇叔的称号。
至于此中真假,又有谁会在乎。
自高祖以来,每位皇帝诸多妃子,皇子更是不可胜数,传至今日,高祖之后怕是已逾数万。
如此数量,自是不可能尽数录入。
只要你无官职,除非与当今汉帝亲近,要不然汉室宗亲也与普通百姓无异。
如今刘备为一州之牧,也算拥兵自重的一方诸侯,正好需要汉室宗亲的名号以示正统。
刘协困居深宫,少有臂助,认个叔叔便可得一州相助。
两方各取所需,何乐不为?
只要皇帝与刘备都承认,那皇叔就是刘备无可质疑的身份。
在替刘备认了个亲戚后,云汜与王允也未多留,云汜也准备前往王允府邸暂住。
这皇宫毕竟是董卓关注之处,不好有所动作,刘协也知其中利害,叫云汜和赵云在司徒府安心住下,所有事情与王司徒商量就行,司徒之意便是他刘协之意。
云汜几人在拜别刘协后,也就转身出宫了。
出宫之后,云汜与赵云带上那十名云骑卫便同王允一块向王允府邸进发。
一出未央宫,云汜便发现宫殿之间巡逻的军士比之前入宫时多了不少。
云汜与赵云对视一眼,心中了然。这显然是董卓不放心他们,在刘协周遭加强了守卫。
“这董贼倒是谨慎,看来近日怕是难有作为了!还请二位在我府上暂住,可先商议对策,待董卓松懈再做打算。”王允显然也注意到了周遭变化,说道。
“全凭司徒安排!”云汜自是无意见。
不多时,几人出了皇宫,到了位于长安城西的王允府邸。王允招呼云汜等人入府,之后自是设宴款待。
“几位远道而来,舟车劳顿!先在我府上好好休息几日,再做打算。”坐在主位上的王允说道。
“多谢司徒款待!”云汜等人自是道谢。
“今日几位也见到了,董卓甚是猖狂,丝毫不把陛下放在眼里!现在又加紧巡逻,实在棘手啊!”酒过几巡,王允叹道。
“司徒不必忧心!不论董卓是否故意,他对于朝政把控都不如之前,如今大部分西凉军又在长安之外,正是诛董良机!我等此次前来,必会竭尽所能!”云汜说道。
“有子归如此,我就放心了!城外军队,子归不用派人前去照看?”王允问到。
“云骑卫军纪严明,司徒不必忧心!而且如今董卓怕已派人盯着,他们暂时也没什么用处,教他们在城外驻扎便是!”云汜答道。
“如此便好,如今局势,子归有何见教?”王允问道。
“不知这长安之内,可还有我等臂助?”云汜问道。
“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泰、羌校尉杨瓒皆有意诛董,杨瓒现已为尚书。之前还有越骑校尉盖勋,可惜前几日病逝了。”王允叹道。
盖勋(140年—191年),字元固。敦煌郡广至县(今甘肃安西县西南)人,东汉末期名将。
盖勋曾任凉州汉阳郡长史,迁任汉阳太守,后入朝为讨虏校尉,颇受汉灵帝刘宏信任,出为京兆尹。灵帝驾崩后,董卓专权,为防止盖勋响应袁绍领导的关东联军,特将其征入朝廷,拜议郎。
初平元年(190年),由原司隶校尉袁绍领导的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
董卓问司徒王允:“我想选个合适的人担任司隶校尉,你觉得谁可以胜任?”王允说:“只有盖勋了!”董卓说:“此人聪明有余,但不可以担任这个重任。”于是任命盖勋为越骑校尉。
但董卓又不想让盖勋长期掌管禁军,又让其出任豫州颍川郡太守;盖勋还未抵达颍川郡,董卓又担心他会响应关东联军,便又将其征回雒阳。
之后随董卓西迁长安,郁郁不得志,初平二年(191年),因背疮发作,在长安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要诛董,还得有所武备!除杨瓒以外,可有武将相助?”云汜问道。
“有!仆射士孙瑞,可领兵相助!”王允答道。
士孙瑞,字君荣、一说君策,扶风平陵人。弘农太守士孙睦之子,其世代为书香门第,少时能传家业,学识渊博、无所不通。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汉阳人王国作乱,率众十馀万攻陈仓,三辅震动。
盖勋领郡兵五千人,自请满万人,因此表用处士士孙瑞为鹰鹞都尉,桂阳魏杰为破敌都尉,京兆杜楷为威虏都尉,弘农杨儒为鸟击都尉,长陵第五儁为清寇都尉。五都尉皆素有名声,全部领属于盖勋。
初平元年(190年),士孙瑞为执金吾。当时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等人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