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章 商讨(4k)(2/3)
,就跑去北海‘搞团建’,过不来多久,就有恢复过来了。
就算如此,若当时的自是给力些,其实也能制住这些贼众。
只是当时的青州刺史焦合,那也是个人才。
前刺史焦和好立虚誉,能清谈。时黄巾群盗处处飙起,而青部殷实,军革尚众。和欲与诸同盟西赴京师,未及得行,而贼已屠城邑。和不理戎警,但坐列巫史神。又恐贼乘冻而过,命多作陷冰丸,以投于河。众遂溃散,和亦病卒。
有这么两位大神在,也难怪青州黄巾如此猖獗。
好在之后刘备到来,但此时青州已深受其害,刘备也只是把平原给复兴起来了,至于其余诸郡,刘备倒想管,有心无力啊!
不论这青州现状如何所致,至少在国渊几人看来,云汜是没那能力解决的。
“不知几位先生,可知如今兖州牧为何人?”云汜问道。
“自是曹操、曹孟德。”管宁答道,曹操占据兖州这不是人尽皆知。
董卓主政后,名士周瑟、伍琼等人极力建议董卓,宜"擢用天下名士以收众於望”。
董卓于是“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移独,显拔幽滞”,并任命了一系列的刺史州牧,“以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伤为兖州刺史,陈留孔仙为豫州刺史,东平张邈为陈留太守,颖川张咨为南阳太守。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
董卓所任用的刺史、郡守中有明确记载为刘仿、张邈、桥瑁、袁遗、鲍信等五人”,这五人尽皆兖州本地人。
因此,董卓所作出的任命安排,一定程度上只是对张邈、鲍信等兖州本地豪强势力的承认而已。
这说明随着东汉中央政权的逐步瓦解,究州本地地方豪强在兖州地区内享有极大的实际权力。换言之,虽然究州地区与东汉末年各地地方刺史、郡守割据称雄,掌控着地方实权的局面相类似,如究州刺史刘估、东郡太守桥環等都曾一度在究州地域内割据一方,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在兖州地区的刺史、郡守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是究州本地豪强家族成员。
这显示了部分兖州地方豪强家族在究州地区失去中央政权的控制后试图凭借自己的家族势力在充州地区内割据称雄,实现自治的趋势。这些豪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兖州地区的局势。究州在东汉末年为“四战之地”具有十分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在究州地区不断有外来割据势力试图进入究州,希望在究州割据称雄。
进入兖州地区的较大的外来割据势力,首先是董卓任命的兖州牧刘岱。
刘岱出身于东莱牟平刘氏,其家族自东汉桓帝时起即为东莱郡有名的家族,家世显赫。
刘岱祖父刘本,“博学群书,号为通儒,举贤良方正,为般长”;其父刘宠,“前后历二郡,八居九列,四登三事”;叔父刘舆,曾官至山阳太守;从兄刘縣在兴平元年(194年)曾出任扬州刺史一职,因拒袁术有功,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等,追随其民众多达万人,受到其家族势力的支持,加之刘仿本人为兖州刺史,因此刘岱在兖州地区内拥有一定的势力。
之后,便是曹操。早在董卓主政之初,曹操即主动放弃骑骑校尉一职,至兖州陈留郡己吾县,“散家财,合兵得五千人”组建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三月,“黑山贼于毒、白饶、眭固等十余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肽不能御”、在袁绍的支持下,曹操再次前往兖州,参与平乱,并在濃阳一带成功击败白绕部黑山农民军。
凭借此功,曹操得以取代王肱出任东郡太守,以东武阳为治所,自此曹操开始逐渐立足于兖州地区。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要击眭固,又击叛贼于内黄,皆大破之”,进一步稳固了其在东郡的统治。
由上曹操一系列的举动表明,曹操正在逐渐图谋进入兖州这一“天下之要地”。
之后便是曹操在兖州大破青州黄巾,出任兖州牧了。
“那先生可知这曹孟德因何功出任州牧?”
“自是大破青州黄巾······”刘政说着,似是想到了什么“你是想趁青州黄巾虚弱,一举歼灭?”
云汜微微一笑,道:“季德先生所言极是。汜已与刘备将军商议,将联合青州各地士族,共同出兵,以武力为后盾,文治为先导,双管齐下,平定黄巾。”
“云先生此举,确实可行。然则,战事一起,难免伤及无辜,此事又当如何避免?”
云汜正色道:“幼安先生之言,汜亦深以为然。故此,汜与刘备将军商定,凡黄巾贼中愿意归降者,一律不究既往,且将妥善安置,使其重归农桑。”
四位名士听云汜如此说,心中疑虑渐消,但仍有顾虑,国渊抚须笑道:“云先生思虑周全,只是这毕竟是一州之地,真要剿灭怕是颇为费力,云先生就不怕,得不偿失?”
邴原亦道:“子尼先生既有此意,根矩同有此问。”
刘政与管宁对视一眼,亦表示同意。
“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天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