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守护好我方女皇 > 第10章 后宫大喇叭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章 后宫大喇叭(1/2)

目录
好书推荐:

和两公婆的满头浆糊不同,李显现在活得非常充实。

他如今求知若渴,天天按时上课,恨不得在书桌上刻个“早”字。虽然穿越前他是个历史爱好者,但再爱好也是业余,比如他就不知道龙朔二年李治改官名的事情,因为后来实在不好记,也没什么用,没过几年就又改回去了,很多史书对此都一笔带过。

但历史中的一笔带过,就是他现在的基本常识啊!所以他现在天天缠着上官庭芝,努力学习,补齐大唐九年义务教育。

年前,李显让自己宫里的杨嬷嬷去掖庭打招呼,好好照顾上官家人,甚至还安排上官庭芝和他的妻子郑氏远远的见了一面。

这让如今惶惶如丧家之犬的上官庭芝十分感动。他现在只想一心跟着周王,熬到周王出宫建府,家人就可以离开掖庭进王府,自己再向周王求恩典免去家眷的奴籍,就可以一家团聚了。

上官庭芝对李显是死心塌地,有问必答,还想其未想,提醒他,今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封禅。因为李治早已下旨,定在明年年初封禅。所以今年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确保内政外交都不出差错。

如果大唐有热搜榜,麟德二年,“封禅”这两个字算是一整年都会钉在榜上了。

李显问道问道:“圣人为什么要封禅?”

上官庭芝只知道这是为了彰显李治的功绩,进一步确立他作为天子的权威。但更多的东西,他也没想过。没办法,确实不是搞政治的那块料。

李显上完课回到后宫,一直想着这事,正好他身边的杨嬷嬷和贴身侍女春娘过来伺候他换衣服,他随口问道:“你们知道圣人为什么要封禅吗?”

杨嬷嬷老成持重,对这种政治敏感问题,不管知道不知道,一概垂首答不知。

春娘却是个天真活泼的人,一双大眼睛眯起来像月牙,神秘兮兮的对李显说:“奴婢听说,是因为圣人相信一个传说。”

哦?李显突然发现,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想要学习,何必拘泥在课堂,这不是到处都是老师嘛!

春娘姓柳,二十岁上下,在李显记忆中是两年前开始做自己的贴身侍女,负责起居之事。柳春娘性格跳脱,和旧李显沉闷的性格不太合得来,但是正合现在穿越过来的李显啊!

看到旁边的杨嬷嬷想要斥责春娘,李显急忙制止,并给了春娘一个鼓励的眼神,说吧说吧,本王求知若渴。

春娘见李显如此好奇,深受鼓舞,端足了架子,娓娓道来:“殿下可听过戊午革运、辛酉革命、甲子革令之说?”

李显摇头。

春娘道:“根据纬书所说,戊午、辛酉和甲子的年日,都会有大的政变。宫中传言,圣人对此深信不疑。

辛酉年,圣人改年号为龙朔。

甲子年,就是去年麟德元年,圣人本来计划要去泰山封禅的,但因为各种原因没去成,就只好先改年号为麟德。

所以圣人改元也好、封禅也好,是为了避免革命。”革命之说自古就有,只是这个古书中的革命和后世的革命含义不同。

李显感到自己又变回历史九漏鱼了。对着兴致勃勃的春娘和严肃的杨嬷嬷,李显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啥是纬书?”

春娘属于靠八卦自学成才的类型,对高精尖的内容侃侃而谈,对于一些基础性知识反而没有清晰的概念,想解释,但一时语塞,哽在那里。

杨嬷嬷看不下去了,给两个文盲进行科普:“儒家有经学,也有纬学。纬学是对经学的诠释辅助。

相对应的,有经书,自然也有纬书。比如有《易经》,也有《易纬》;有《诗经》,也有《诗纬》;还有《春秋纬》《尚书纬》等。

经书传圣人之言,纬书讲究天人感应,以阴阳五行天命论为基本,其中多神话预言,称谶语。所以纬学又称谶纬之学。

正因为纬学玄之又玄的特点,后来因其所言惹得人心浮动,渐渐从显学变为隐学。

但宫廷民间仍有大量纬书,谶纬之说,也一直流行。”

杨嬷嬷举例:“比如戊午革运、辛酉革命、甲子革政,就是纬书中说周文王戊午年断决虞芮的诉讼,辛酉年有青龙衔图出河,甲子年有赤雀衔丹书而来。到了周武王伐纣,戊午日军渡孟津,辛酉日作泰誓,甲子日入商郊。”

“五行循环、五德终始,因此每到戊午、辛酉和甲子的年日,也都会有大事发生,君王要未雨绸缪。”

春娘插话道:“听说太子名讳为弘,也是源自谶语:‘木子弓口,王治天下,天下大乐。’木子弓口,不就是李弘吗?”杨嬷嬷瞪了春娘一眼,但春娘的八卦之心还是胜过了对杨嬷嬷的畏惧之心。

这大唐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不知道的?难怪后来武媚娘掌权后大行迷信之事,原来根子在李治这里,在李唐皇室这里。

封建迷信,在咱大唐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啊!

谶纬是个大杀器,自己要好好利用。在必学书单中,除了大唐律令,李显又默默的加上了谶纬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守护好我方女皇》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