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一章(四)成功(2/2)
两年,当吴敏的肚子再次大起来的时候,花旗银行决定扩大在华业务在北平建立分号。丁文昊借此机会携妻儿返回了北平。
在外游历了七八年的丁文昊不仅学识过人,而且也更加精明干练。加上本就仪表堂堂,善于交往。年纪轻轻的他很快就在北平的金融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为了有头有脸的人物。
丁文昊和吴敏回国后先是住在当初吴怀璞给他们准备的婚房里。生活稳定下来后,他们决定购置属于自己的新居。于是在西四西大街买下了一座占地面积不大的小别墅,这座别墅红砖红瓦大家都称它为“小红楼”。这是丁文昊在北平购置的唯一一处房产,他们一家人始终住在这里。
外人都觉得这是丁文昊低调,财不外露。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他是把大部分积蓄用来在老家购置田地和扩建宅院了。
丁文昊每隔一两年都要回老家一次,每次回去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添置耕地,修建宅院。在十几年的时间,把丁家建成了四乡闻名的大户人家。
他先是将父母居所周围的十来亩地买下来,用围墙圈起来作为宅基地。从北平请设计师做了整体规划。按照设计师的规划,丁老爷的院子在东侧,院子后面是一座小花园。西侧和丁老爷院子并排的是丁文昊的院子,后面是弟弟丁文远的院子。
丁文昊对这个设计进行了两项重要改动。一是把父母院子后的花园并入父母的院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四进的院落,同时在花园中修建一座两层的小楼给妹妹居住。其二他认为自己的院子不能和父母的平起平坐必须向后退。经过和设计师反复商议,最终决定自己院子南墙的基线比父母的后院墙再向后退十尺。这样一来丁文远的院子就只能移到东侧父母院子的后面和丁文昊院子并排的位置。也就形成了现在的格局。
整个宅院是统一规划分期建成的,在父母和妹妹搬进新房后,丁文昊给家里雇了佣人和常工,这样家里家外就都有人帮忙打理了,丁文远便闲了下来。在征得父母同意后丁文昊将弟弟接到了北平。
丁文远去北平时,他的院子还没有建好,平时偶尔回家也是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他的院子始终闲置着。
丁文远不像大哥那样喜欢学习,勉强读了几年书就辍学了。但是他的社交能力却一点都不比大哥差,今天参加这个集会,明天参加那个活动,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丁文昊为了让弟弟收收心,更是为了让他能够独立生活,经过深思熟虑在离“小红楼”不远的地方盘下了一家硬木家具店,让丁文远去经营。希望通过这家店让丁文远学会经营之道,培养责任感。
这是一家前店后厂的店铺,门面不算大,从外面看并不起眼,但后面却是一个两进的大院子,前院的房间用作加工车间,木料和家具半成品也都堆放在这里,后院还有几间空房子,在后院的一角有一道小门,出小门走过不长的一段小胡同就能到达后街。
家具店开张后丁文远就搬到了店里居住。没过两年丁文远和一位同学的妹妹张园园成了亲,这里也就成为了他们的家。
别看小店的生意一般,但这里却总是人来人往热热闹闹的。久而久之成为了各处亲朋好友们到北平时的主要落脚点。
不想错过《走出长夜》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