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章(三)缘定(1/2)
韩玉川和丁晓玲的结合应该算是天意。
韩玉川从保定回家后不久,韩太太就开始忙着给儿子张罗婚事。她一方面是盼望着儿子能赶紧给韩家传宗接代开枝散叶,另一方面更希望能用老婆孩子拴住儿子的心,省得他整天瞎折腾,担心弄不好哪天闯出祸来。
媒婆为了这件事不知道跑了多少次腿,十里八乡门当户对的人家几乎都跑遍了,可是就是没有一家愿意把女儿嫁给韩玉川。主要是因为韩玉川虽然归家不久,但是坏名声却已广为人知。什么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什么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什么逞凶打架惹是生非等等,他已经成为了人们心目中不折不扣的“浑小子”,谁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呀!
与此同时丁太太也在为女儿丁晓玲的婚事发愁。
丁老爷和丁太太老来得“女”,所以对这个宝贝疙瘩倍加宠爱。两个哥哥也把这个比他们小好多岁的妹妹捧上了天。
那时候的妇女流行裹小脚,以“三寸金莲”为美。裹脚是件既痛苦又残忍的事。女孩子在小的时候就要把脚趾弯折在脚下用裹脚布紧紧地包起来,时间一长脚趾骨全都折断了,脚掌也会畸形。
丁太太是经历过这种痛苦的,所以看到女儿裹脚时疼得大哭大闹的样子,她心软了。当爹的更是把闺女当做心头肉,由着闺女的性子,不裹就不裹吧。两个哥哥都是新派的思想,坚决支持妹妹放脚。丁晓玲因此成了当地为数不多的“大脚”。也正是因为这个“缺陷”,让找婆家成了难事。
丁家现在已经今非昔比,小家小户的不敢高攀,大户人家本来就不愁娶媳妇,小脚的闺女有的是,要个大脚的做什么。这可让丁太太犯了难。大哥丁文昊想把妹妹接到北平去和他一起生活,说城里人不嫌女人脚大,给妹妹找个好丈夫也不是难事。丁老爷和丁太太知道这也是一个办法,可心里总是有些舍不得。正在犹豫的时候,有媒婆登门了。
这个媒婆正是来帮韩玉川牵线的。
韩宗明的家境在当地不算是富户但也还算殷实,有大大小小三处房产、78亩耕地,还有能下地的大牲口,家里也雇着长短工,基本上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和丁家比起来就差上了好大一截。按理说门户相差这么大,又是女高男低,媒婆是不该来提亲的。这次媒婆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来碰碰运气,成了当然好,不成也算是给韩家一个交代。
丁太太虽然很少出门,知道的事情不多,但是这段时间为了女儿的婚事对周边小伙子的事情特别上心,所以对韩玉川也有所耳闻。任由媒婆口吐莲花把韩玉川夸上了天,丁太太始终也没有答应。
媒婆对这个结果早有心理准备,反正自己尽力了,该说的都说了,再多耽搁时间也没啥意思,就起身告辞。临出门前鬼使神差地回头说了一句:“要不再问问姑娘的意思?”
“也行。”丁太太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始终一言不发的丁老爷突然蹦出这两个字。这让丁太太和媒婆都吃了一惊。
丁太太疑惑地看着丁老爷,不明白老头子是什么意思。
媒婆确信自己没有听错,心中窃喜,赶忙回过身来,满脸堆笑地说:“对吗!对吗!听听姑娘的意见。虽说婚姻大事父母做主,但最终还是要姑娘乐意才圆满不是?”
丁老爷没有搭理媒婆,而是低声跟丁太太耳语道:“咱闺女你还不知道?她有自己的主见。找婆家这么大的事要是不跟她商量,就怕事后落埋怨。”
丁太太想了想觉得老头子说得也有道理,就对媒婆说:“您先回吧,我们再合计合计,过两天给您回信。”
“好呀!好呀!跟姑娘好好商量商量。过几天我再来!”媒婆喜滋滋地扭动着腰身走出了大门。
知女莫如父,正如丁老爷所说,丁晓玲确实是个有主见的姑娘。别看她是大家闺秀,可并没有养在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不仅喜好诗书,更有着探索外界的好奇心。每次哥哥嫂子回来,她都会如获至宝,一有时间就缠着他们给她讲城里的事,和他们一起热烈探讨时事,而且她的一些想法总是出乎别人的意料,甚至让留过洋的大嫂都自叹不如。
其实在媒婆上门的两个月前丁晓玲就见到过韩玉川。
那天和往常一样,丁晓玲让刘妈陪着,坐着老李赶的大车到县城去买东西。
东西采买齐备后,天已过了正午。主仆三人来到一家常去的饭馆吃午饭。这家饭馆坐落在县城西大街的中段,是一座紧邻大街的二层小楼,在周围几家饭馆中是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饭菜的口味也是丁晓玲最喜欢的。
“丁小姐,您来了!楼上请!乙字号雅间闲着呢,那清静,您请。”店小二见丁晓玲他们进门,赶紧热情地招呼着。
丁晓玲微微点头一笑,跟着店小二向楼梯口走去。店小二走到楼梯口冲着楼上大声吆喝:“楼上乙字号三位有请!”说完闪身让到一边,请丁晓玲她们先上楼梯,自己则尾随在后面。
楼上的空间不大,只有甲乙丙丁四个雅间,其中甲和丁在两端是两个较大的套间,乙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走出长夜》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