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八章(四)大哥归来(1/1)
韩锦生走后家里的生活又恢复到老样子,韩钟生每天照常去上学,韩玉川也不再做豆腐了。
一天放学回家,韩钟生刚进院门就听见了小孩子的哭闹声,他一听就知道是小明秋来了,他心里纳闷“这不年不节的,大嫂她们怎么来了呢?不会是有什么事吧?”
韩钟生快走几步,接近门口的时候听到屋里传出大人们的说笑声,心里立马踏实了。
推门一看,满满当当的一屋子人,父亲、二婶、三婶还有挺二伯、挺二娘都在,大嫂抱着小明秋坐在炕沿上,而另一个人则半躺在炕上正和大伙说笑着。
三婶首先看到了钟生,忙向他招手:“四儿,快来看看谁回来了?”大家闻声也都齐刷刷地看向了他。
韩钟生透过人缝一眼就认出了床上的人。他惊呼一声“大哥!”三步并作两步蹿到了炕上,拉着大哥的胳膊仔细地打量。看着瘦得皮包骨的大哥,韩钟生心里一阵酸楚。离开北平的时候,他隐隐地觉得可能再也见不到大哥了,父亲虽然没有这么说过,但韩钟生知道他也有这种想法。现在大哥活生生地就在眼前,悲喜交加的他一头扎在大哥的怀里嚎啕大哭起来。
韩广生紧紧搂着弟弟,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卢月娟一边拉钟生起来,一边说:“俩大老爷们哭得跟娘儿们似的,丢死人了。”韩钟生止住哭声,擦擦眼泪坐起身来。他看到大嫂和父亲的眼圈也是红红的。
韩钟生在大人们的谈论中大致了解了大哥回家的经过。北平解放后,解放军接管了国民党监狱,并逐一对关押的犯人进行甄别。经过一年多的煎熬,韩广生终于被认定为受迫害人员获得了释放。韩广生出狱后暂住在大舅妈家里。短暂休养后,大舅妈按照他的意愿雇人把他送回了老家。
韩玉川把大儿子安排在自己住的屋子里,卢月娟也带着儿子明秋搬回来住,一家人重新团聚在了一起。
挺二伯把院门旁盛放杂物的屋子借给了他们,韩钟生和父亲把里面的东西腾空,用土坯、砖头和木板支了一张床,上面铺上厚厚的干草,躺上去还算舒服。虽然屋子小得只能容下这张床,但是能有这么个地方住他们已经知足了。
韩广生的两条腿在监狱里受了重伤几乎不能行走,人也极度虚弱,回家后只能在炕上躺着,但精神面貌很好,整天说说笑笑的,还经常给挺二伯的儿子韩铭生补习功课。
家里有了女人和孩子热闹了很多,总算又有了家的氛围。韩玉川的笑容也多了不少,每天除了忙农活,就是围着孙子转个不停。
没过几天,韩玉川又收到了三儿子韩锦生的来信,说他在天津参了军,部队首长夸他能文能武是个好苗子,不仅让他当了连队的文化教员负责同志们的扫盲工作,还说要好好培养他。这让全家上下更加高兴了。
后来,在一次闲聊中,韩广生说起了被抓的原因。那年在天津时,他主要负责三岔河口一带的治安。就在他上任不久,高厅长特意从北平给他打来电话,告诉韩广生这份工作是个肥差,好好干,不要太死板,趁机会多挣点钱。随后五盟弟找到他,请他利用职务之便为共产党通过运河码头运输紧缺物资和重要人员提供方便。这件事虽然对韩广生来说并不是不能办到,但也存在不小的风险。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想起了高厅长的来电,他好像明白了厅长的真正意思。一方面碍于朋友的情面,另一方面他对共产党一直抱有好感,更何况共产党答应给的报酬也确实很有诱惑力。于是他铤而走险地答应了下来。
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韩广生帮了共产党很多忙,三岔河口成为了那段时间共产党沟通tj市内外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期间韩广生也从共产党那里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调回了北平后韩广生就用从天津挣到的钱加上父亲从玉冲叔那里得到的红利买了房子。从那之后也就没有再和共产党接触过。
后来不知道是谁听到点风声,就捕风捉影地向警察厅稽查处告发了他,说他利用职务之便私通共党。于是他被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
这让韩钟生想起当年在天津时,总能看到大哥和他的五盟弟神神秘秘、忙忙乎乎的,原来就是在忙这些事呀。
韩广生受过严格的警察培训,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知道这种事如果招认了必死无疑。所以他在监狱里始终咬紧牙关拒不承认,幸好稽查处也没有抓到真凭实据,案子就拖了下来。多亏北平很快就解放了,否则时间再长点儿他就算真能挺住,人也就废了。
不想错过《走出长夜》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