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十三章 长夜漫漫(1/2)
1976年的盛夏,阔别故乡多年的韩钟生偕同妻子与三个儿子归乡祭祖。然而,韩家先人的安息之地已被改造为一片粮田,那棵见证岁月变迁的老槐树也已消失无踪。幸而,当年平坟之际,挺二伯带着儿子韩铭生暗中保全了所有墓碑,并详实记载了位置,这才使韩钟生得以重寻祖坟所在。
祭拜完毕,韩钟生嘱咐陈若晴带孩子们先回韩铭生家中,他想和父亲单独呆一会儿。
陈若晴担忧地说道:“让铭生哥带着知祥他们先回去吧,让我陪你一会儿。”
“不必了,我和爹聊聊,很快就会回去。”韩钟生轻拍妻子肩头以示安慰。
“嗯,别待太久,我们在家等你吃饭。”陈若晴叮嘱。
韩钟生点头应允。
待妻儿离去,韩钟生独自坐在父亲韩玉川的墓前,手指轻抚着这片承载记忆的土地,久未湿润的眼眶再度盈满了泪水。
“爹,您当年的叮嘱我始终铭记于心。我没有踏入仕途,没有从军,也没有经商。如今,我是一名教师,您的儿媳也是老师。这些年,我们的日子过得平稳,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了。老大知祥考上了理想的中学,老二知睿学习成绩也不错,老三知贤明年也该上小学了。您就放心吧。”
韩钟生稍作停顿,继续倾诉:“还有一件事,我想跟您和大哥念叨一下。大嫂改嫁了,明秋随了继父的姓,但他终究是大哥的骨血。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我没能帮上忙,心里一直非常愧疚。现在虽然有了一些能力,可明秋却没了音讯。”
他咬紧嘴唇,努力抑制住悲痛。
“不过,您放心,只要明秋还活着,无论如何我都会把他找回来。给大哥一个交代。”
“娘、大哥、二哥都在您身边了,我早晚也会回到平乐村,现在就缺三哥了。三哥在朝鲜战场牺牲已经这么多年了,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尸骨。我知道您不甘心。我也心有不甘。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不会放弃寻找。终有一天,咱们一家人能再团聚在一起。愿您在天之灵,助我一臂之力。”
当天晚上,韩钟生和韩铭生促膝长谈,直至深夜。回忆起当年的往事,感慨万千。
夜间,韩钟生被一阵强烈的震动从梦中惊醒。两天后得知唐山遭受特大地震,天津也受到波及,灾情严重。
韩钟生牵挂在家留守的岳母,匆匆启程返津。无奈交通受阻,四天后一家人才回到天津。
沿途所见,尽是残垣断壁和救援人员忙碌的身影。这让韩钟生一行更加担心岳母的安危。
到家后,发现向东里虽有部分房屋坍塌,但整体尚好。他们的房子只是出现了几条裂缝,看上去并无大碍。然而,整片平房区却空无一人,岳母也行踪不明。经过一番寻找,终于在附近的学校里找到了岳母。
原来,地震过后,向东里虽然倒塌房屋不多,但是绝大部分的房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鉴于余震频发,为了安全起见,所有居民被临时安置在这所学校里。韩钟生一家只得挤在一顶简陋的帆布帐篷中。
听岳母讲,向东里在周边几个居民区中人员伤亡是最少的,邻近的几座楼房损失惨重。他们都为劫后余生感到庆幸。
技术学校同样受灾严重,好在是暑期,避免了大规模伤亡。韩钟生夫妇回到家后,立即投入到学校的救灾工作中。
数周后,向东里的安全评估完成。除部分危房需要拆除重建外,其余房屋加固之后,居民就可以陆续迁回。大家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振奋,按照目前的情况,再有几个月,就可以告别拥挤肮脏的临时居住地,回家去住了。
由于全市灾后重建工作任务繁重,所以向东里的房屋加固进度缓慢。进入十一月份,天气转凉,部分胆子大的家庭已经迫不及待,自行搬回了家中。
韩钟生为了让家里人住得舒适一些,先前已经把帐篷改建成了木板房,所以没有着急搬回去。
十一月中旬的一天晚上,韩钟生刚把冰凉的被褥捂暖和,正准备入睡。突然,身下的木板床剧烈地摇晃起来。他猛地坐了起来,迅速穿好衣服,向正在穿衣的陈若晴大喊:“照顾好妈和孩子!”随即抓起手电筒,疾步冲出木屋。
经历过大地震的人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细雨纷飞,遍地瓦砾。韩钟生借着手电筒的微光,不顾一切地奔向家的方向。
临近向东里,他猛然停下脚步,愕然凝视眼前的废墟。迟疑片刻,他再次发疯般地扑向那片废墟。
陈若晴安顿母亲和孩子们再次睡下,自己独自坐在床边,思绪万千,泪水悄然滑落。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木屋门被缓缓推开。在轻轻摇曳的烛光中,韩钟生疲惫的身影映入眼帘。
陈若晴起身一头扑进丈夫的怀里,忍不住抽泣起来。
韩钟生用满是血迹的手轻抚妻子背部,用沙哑的声音安慰道:“不哭,都是大人了。”
陈若晴把丈夫抱得更紧:“你知道这一夜有多漫长,有多煎熬吗?”
“我知道。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走出长夜》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