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42章再相遇又如初见(1/4)
刘媛八月初八时赶到了杭州再次见到了沐云萝,此时的沐沐云萝已到了临产阶段,挺着个大肚子行动艰难。把过脉后,刘媛发现整体状况还好,不过还是看得出来沐云萝的精神状态不佳,陈博失踪的事情也没有刻意的隐瞒,第一时间就先知了她,好在沐云萝还算坚强,再说陈博也只是失踪,并没有传来真正的噩耗。
刘媛安慰了沐云萝后,见到沐云萝又昏然欲睡,轻轻地给她掖好了被子。小青也跟了出来,“嫂子,不知我们家姑爷是否有消息?”
“没有,那边留了几个人在打探,一直没有消息传回。”刘媛摇了摇头,“这事你先别跟你家小姐说,动了胎气可了不得。”看见小青担心的样子,刘媛赶紧补充道。
小青点点头:“奴家晓得轻重,希望姑爷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就怕小姐会多想,这几天奴家晚上去伺候小姐时,总是看到她瞪着眼睛,看着很是心慌!”
对于沐云萝的心结,刘媛也没什么办法,不过好在她的预产期也就这几天,去永康的事只能再等等,这段时间只能多陪陪,怎么也得等沐云萝把小孩生下来再说,或许有了小孩后思念的痛苦会少很多。
第二天,毛延庆也赶到了杭州,杭州城外的大市场是华夏公司投资的一个大型综合市场。其实作为南宋故都的杭州本身是一个商品集散地,作为本时代一大商帮之一徽商一个重要节点。杭州是运河的南起点,江西、福建等地的商品通过陆路抵达杭州后,可经水路北上。而杭州钱塘江又连通大海,可与海运相连,确实可以作为一个大型商品集散地。
浙徽两地自古以来商业发达,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商贾很多。但由于南京、扬州、苏州处于江南平原的中心,在这个时代商业发达程度上都要超过杭州,不过此时的杭州也是常住人口接近百万的大城市,再加上对周边的辐射,相信这个大市场还是会对商品流通起到一个比较大的作用。
当然,大市场需要好的物流,虽然华夏公司有自己的车马行,黄草坝那边也有不少私营车马行也把业务扩展到了这里,但车马行相对比较特殊,本地化特别严重,虽然此时的车马行还没有清、民国那时候形成大大小小的各种帮派,甚至被一些大帮派所整合,但基于地域的一些小帮派还是不少,而华夏公司出面整合却缺少本地资源。不过好在刚刚中举的蒋明良被运作到了仁和当知县,官面上好歹有了一个小小的自己人作靠山。
毛延庆此时就带着蒋明良视察大市场的建设进度。整个大市场已经基本成型,现在正在招商阶段,不过整体招商进度并不理想,一些大商家基本都在城内有着自己的祖产店铺,也有自己的进货渠道,似乎并不需要这么一个大市场来中转,而一些小商家既没实力也没魄力在这么一个荒郊野外来买一家店铺。
“这是粮食区,所有的粮食包括米、面等等都在这里交易,交易完成后由车马行负责运送,即使在外地也提供运送服务。这是日用品区,日常用的锅碗瓢盆什么的都在这里交易。”由于还没有商家入驻,目前只有华夏公司占着的几家店铺正在装修和摆货,整个市场显得空空荡荡的。
整个市场分为粮食、衣物、日用品、农具、牲畜、水产、瓜果七大区,当然,大区里面又分为若干个小区,不过这要根据招商进度再一一划分。
整个市场坐落在钱塘江边,为此还修建了一个一次可供十艘船一起卸货的码头,整个市场基本上全部用水泥硬化而成,为了连接与市里的联系,还修建了一条双向四车首的水泥路直通庆春门,可以说现在整个市场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不过毛延庆也不急,市场都是慢慢做起来的,目前华夏公司自己的商品也足够多了,有了飞剪船后,一些时鲜货也可以相对快的运抵这里。毛延庆不紧不慢跟蒋明良边聊边走,尽量把市场的事情介绍得详细一些,不管怎么说,蒋明良都算是自己人,以后市场的经营虽然不需要他来操心,但官面上的帮衬还是免不了的,这时候让他多了解一些,他就会知道一个大市场如果搞得好了,对官府的税收有着重大的影响,甚至一个大市场收的税可能超过整个仁和县的税收。
蒋明良是怀着梦想来仁和的,江南素称鱼米之乡,历朝历代都是当官的首选之地,当然作为一个附廓府城又附廓省城的知县其实并不好当,但其实这也是双向的,一方面上司会克扣你的功劳,但另一方面上司也会记住你的功劳。
作为一个附廓知县,即使权力会被有所压制,但基本的职能还是在的,只要在任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任谁也夺不走,蒋明良有信心在任满考评上得到优等。
两人的行程还没走完,一人匆匆跑来叫毛延庆,沐云萝要生了!听到消息,蒋明良拱拱手让毛延庆快走,毕竟在黄草坝呆的时间够长,蒋明良对于七人组还是比较了解、比较佩服的,本来他也可以一起去,不过一是行程未完,二是西湖那边属于钱塘县,他也并不是很方便。毛延庆只能让莫昆陪着蒋明良继续考察,自己赶忙往西湖山庄赶。
毛延庆赶到西湖山庄时,正值夕阳落山之际,西湖边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一梦四百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