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成家早了(1/2)
“苏杭,授定辽右卫千户,世袭总旗官,任经略衙门把总,兼任都司兵仗局主事,其余从战将士,各授给官职有差。上缴首级皆为真夷,每级赏银五十两,此令!”
在经略大人官厅前,经略衙门经历司都事方文宣读了熊廷弼的经略谕令,任职千户以上武官,原本应到兵部验看,然后领旨,陛辞,这才算符合手续的任命,只是现在是非常之时,只能行非常之事,熊廷弼是有尚方宝剑的新任经略,他这样的命令,朝廷绝不会驳回。
银子当时就发下来了,还有大明六品武官的腰牌、印信和官袍,砍了一个红甲兵的王超,被授试百户,张静波于涛和邓玉龙授总旗,王雁伟董洪志和鲁明授小旗,也都发了腰牌印信袍服,在苏杭眼里,他们终于有了番号。
经略大人的幕僚潘儒巷,将韩荣国杨彦坤每人二十两的烧埋银抚恤金也给了他。
苏杭的七名部下都在,大家喜气洋洋带着腰牌印信官袍、捧着银两回到了驻地,银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众人心情灿烂。
军与兵并存,是明代独特的军事制度。
军属卫所,由小旗、总旗、百户、千户、卫指挥使、都指挥使,上而至五军都督府统辖。
兵属营,由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统属,直属兵部,营兵不随家属,更接近现代兵制。
五什一队,百人一哨,把总管兵无定额,一般是管三百到五百人,两把总为一千总,两三个千总为一营,由游击将军统管,不过明末军制开始败坏,将领都是贪墨银钱土地养家丁,打仗也都是靠家丁,营兵和卫所兵只是他们吃空额的工具。
这些人里边,只有王雁伟是读过书识字的,对大明官场的规矩也知道些。经过他的解释,苏杭明白了他这个经略衙门把总的意义,就和后世的独立团差不多,怪不得经略的幕僚潘儒巷说,有事找他,其实就相当于直接跟熊廷弼汇报了。
王雁伟还解释了大明文官武将散阶的名称与品级关联,像苏杭升为正千户后,便可授武德将军的散阶,每月俸米***石,几年后,便会升授为武节将军的散阶,俸米同时增加。
苏杭听了半天,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辽东局势马上大变,这些虚职都是扯臊,谁会在意那。
不过一下子升到千户把总,谁都没想到,这绝对属于破格提拔了,应该是经略大人为了振奋军心士气,鼓励军卒踊跃杀敌之故。
回到住所,对着自己的腰牌印信和袍服等物,各人非常高兴,翻来覆去的看个不停,然后都换上了自己的官衣,总旗官衣上绣着彪样纹饰,小旗官衣上是犀牛纹饰,脚下穿着牛皮官靴,腰间佩着腰牌。
邓玉龙不知道在哪里找了一面镜子,看着镜中自己,他裂开大嘴傻笑个不停,连声道,“想不到我老邓也有这一天,哈哈哈。”
“是啊,想不到你穿上官袍居然像个大马猴子,哈哈。”董洪志取笑道。
邓玉龙反唇相讥,“你好,你像个蛤蟆,大癞蛤蟆。”
于涛一把拽过邓玉龙手中的镜子,对着镜子理理头发,左扭右扭照个没完,然后唉声叹道,“成家早了。”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董洪志捂着肚子断断续续地笑道,“你个……狗怂,居然还找到……老婆了?”
“那句话怎么说了?糟粕之妻……”于涛不理大伙笑他,居然拽起文来。
唯一的文化人王雁伟眼泪都笑出来了,“别人媳妇……都是糟糠,你……媳妇居然是糟粕,哈哈哈……”
王超眉欢眼笑地不断抛着手上的银子,不过他左脸的豹纹胎记,使得笑容很恐怖。
苏杭看着部下们欢笑玩闹,也跟着高兴,一会,将1050两白银都放到桌上,苏杭道,“兄弟们,分银子吧。”其他七个人这才拉过凳子坐到桌边,喜气洋洋地看看银子,看看苏杭。
王超于涛邓玉龙张静波都是两个斩首,每人一百两,其他人是五十两,苏杭给自己留了一百五十两,其他的都分给了王雁伟董洪志鲁明和杨彦坤韩荣国,让他们也是每人一百两。
众人见他说到做到,几百两银子说分就分,不由地佩服,其实这些卫所兵卒平日里几两银子都看不到,这么一下子成了大富翁了。
“什长,哦不,把总,给我太多了,我也用不了这么多,有这五十两就足够用了。”王雁伟说完,将五十两银子给苏杭推了回来。
董洪志鲁明也这么说这么做,苏杭又将银子推回去,道,“少他妈废话,明天给你们放假,骑着高头大马换上官袍,带上银子回家,”
王超于涛邓玉龙都是广宁右卫的,鲁明是营州卫,董洪志王雁伟是宁远卫,查出来韩荣国和杨彦坤都是定辽右卫的,韩荣国家在回笼屯堡,杨彦坤家在乌龙堡。
“你们五个顺路,”苏杭看着王超于涛邓玉龙和董洪志王雁伟道,“你们找到老韩老杨家里,把银子送给他们家人,告诉他们埋骨之地,然后你们把自己的银子留家里后,赶紧回来,我们要招兵买马干大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手术刀》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