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9章 旗总(1/2)
“幸不辱命,证据、解药都到手了。”顾明渊摸出书册以及两个瓷瓶,表情有些为难,“可惜,木架上的标签有些模糊,我也分不清哪瓶是解药。”
“呵,巧了。”冯保站起身,缓步走到干儿子面前,俯下身子似笑非笑,
“子不教,父之过,过去的事不能全怪在你身上。蒙你喊了我近十年的干爹,这样吧,挑一种药丸吃下去,活了,咱爷俩风风光光回东厂,死了,每年忌日少不了你的纸钱。”
“谢干爹。”小太监自知没有选择,当即拈起一粒药丸塞入腹中,不出半分钟,整个人脸色涨得通红,身子止不住蜷缩起来,活像只被煮熟的虾米,呜咽一阵后没了气息。
“我的儿子没了。”沉默半响,冯保踉跄了一下,手撑着石桌稳住身形,而后迅速敛去哀容,拿起两本《妙元真经》耐心比对,得出一个相似的结论。
“你怀疑许神仙的功法有问题,只好利用别人试错,然后不断改进?”
“对。”顾明渊回答得很坚决。
“想好了,这种事情捅出来,没人收得回去。”
在冯保看来,死百十来个道士不算什么,可关键是,许神仙入宫已有三十年!如今牵扯到嘉靖这个顶级谜语人身上,事情发展将会彻底超出所有人的掌控,包括皇帝自己。
“走吧,火势蔓延,妙元宫是待不住了,去后山找个......”
话音未落,冯保身形一歪倒在地上,顾明渊凑近一瞧,发现对方腰腹已是猩红一片,而在石桌下方,一柄染血短刃静静躺着。
“好一出父慈子孝。”通过打斗痕迹,顾明渊大致猜出了事发经过:
干爹右手持枪,左手开门,不料干儿子见面就是一刀,要是动作再准点,估计冯保连扣动扳机的力气都没了。
顾明渊从医囊翻出一小捆纱布,简单包扎好后,扛着昏迷不醒的冯保走出院落,刚走没几步就碰上了三个大呼小叫的倭寇,
“滚!”
簧轮手枪指着前方,逼得他们接连后退,虽然枪膛只有一发子弹,但没人愿意为了队友牺牲,叫嚷一阵后悻悻离去。
又走了二十多米,顾明渊抵达侧门出口,再度用枪吓跑一个倭寇后,扛着冯保飞快地跑进树林,暂时脱离险境。
......
喊杀声持续一整夜,妙元宫的火也烧了一整夜,待到天明,这座花费上百万两银子的宫观彻底化作一摊废墟。
鏖战过后,两军早已精疲力竭,按理说,双方指挥官会派出亲信收拢部队。然而,倭贼首领并不遵守这个默契,仍带着一小撮精锐发动亡命突击,明军千户一时疏忽,被一枚毒镖射中面门,当场阵亡。
意外的是,阵斩敌将,倭贼头目没有抓紧时间剿杀溃兵,而是冲进废墟,像是在翻拣什么东西,导致大部分海盗一直处于浑浑噩噩的无指挥状态,等到下午时分,明军增援抵达,倭贼才发现自家老大早已没了踪影。
后山。
“鸟铳,放!”
一轮齐射打响,面前的二十来个倭寇当场溃散,蓝胖子见状,下令解散阵型,命令藤牌兵、长枪兵清剿残余。
“砍脑壳的时候注意点,别砍坏了,到时监军不认账,脑袋就白砍了!”
为防止杀良冒功,每次战斗结束,随军文官、太监都会强忍着不适,仔细查验士兵带回来的首级,稍有问题就扔到一边。起初蓝胖子还觉得无所谓,等到自己升了旗总,才知道这事有多糟心。
(明军主要分卫所兵(军户世袭)、营兵(花钱征募平民)两个系统,戚家军、俞家军属于后者。
营兵基层编制:十一人为一队。三队为一旗,设一旗总。三旗为一司,设一百总。)
“**,简直是两头受气,真不是人干的活!”吩咐鸟铳兵原地警戒,蓝胖子找了块树荫坐下,拿着双角帽来回扇风,试图驱散内心郁闷。
“头,发现两个道士。”一个辅兵不会察言观色,赶在这个时候打扰上司,果不其然被训了一顿。
“山上有的是道士,很奇怪吗?连钱塘江的王八都比这伙人稀罕!让他们滚去营地集合,妙元宫毁了,估计朝廷也懒得供养这帮闲汉,多半是各回各家。”
扛着几十斤重的盔甲冲杀大半天,蓝旗总感觉四肢酸痛,伸了个懒腰准备找辅兵要块干粮填饱肚子,忽然瞧见某个道士的背影有些眼熟,
“老顾?你还活着。”
“许久不见,这就是你的问候?”顾明渊放下仍处于昏迷状态的冯保,饶有兴致地扫了眼蓝旗总:
深蓝色布面甲,头戴铁盔,腰间别着一柄缴获的倭刀,脚下踩着一双快开线的黑色军靴,一副典型的基层军官打扮。
“哎,听说前些日子有歹人大闹妙元宫,朝廷连发好几份通缉文书,上面赫然印有你顾玄泊的名号,我寻思你跑路了,没想到还窝在妙元宫。怎么,在玩灯下黑?”
“说来话长,你们头在哪?最大的那个。”顾明渊不想浪费时间,直接进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维京征服开始的无限之旅》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