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七十八章 历史的深处(1/2)
19世纪末,台湾义勇军像是大海里的一朵朵浪花,一度冲起高高的海浪,转眼即逝,消弭在历史的晨雾中,几乎没有流下一波涟漪。
不过,他们英勇抵抗日本占领和统治的奋争,误打误撞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史,迫使中国第一次“走向共和”。
这就是1895年诞生的“台湾**国”。
这事要扯到《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祸于甲午战争,而引起甲午战争的最初缘由,是**的东学党起义。
**的东学党就是一个信奉儒、道、释反政府组织,他们将“逐灭倭夷”政治口号掺杂其中,还告诉信徒,贴上符咒便可刀枪不入,发起人崔济愚被当局处死,可古阜郡东学道的首领全唪准却发展壮大,1894年2月他发动了起义。
日本人忽悠大清,大清就派兵**,日本遂以保护外交人员和侨民为由,也派兵来**,然后发动政变,与大清开打“甲午战争”。
大清战败了,李﹡章跑到日本,屈辱地签订了一个《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认**独立;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等等…
《马关条约》签署的第二天,1895年4月18日,以台湾爱国义士丘﹡甲为代表的台湾志士,发起保卫台湾战斗。
5月15日,丘﹡甲与大清台湾巡抚唐﹡嵩密谈后,联合发表“台湾**国独立宣言”,定于25日上午9时举行独立典礼,成立“台湾**国”。唐﹡嵩被推举为台湾**国**,刘永﹡为大将军、丘﹡甲为义勇军统领,台湾第一富豪林﹡源为国会议长。
台湾**国国旗为蓝地黄虎的“黄虎旗”,还刻了“**国”宝印,建年号为“永清”,把首都设在台北。
日本也在加紧行动,首相伊藤博文派遣日军前来接收台湾。
这支侵略军分别由桦山资纪和陆军中将北柏仓宫能久亲王指挥,分头向基隆进攻。
台湾“抗倭”义军进行了激烈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义军只好且战且退,最后被迫退往狮球岭拒守。
在日本大举进攻台湾的第七天,“永清国”**唐﹡崧怕死,躲进英国商船逃回了大陆,抗日义军精神受到打击,不过,抵抗还在继续。
6月17日,日军统帅桦山资纪在台北宣布建立殖民统治政权,宣称台湾及澎湖列岛已经“归入大日本版图”,今日就是“始政日”…
但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却更加猛烈地在台湾展开,日军不断遭到重创,不得不派兵增援……
日本北柏仓宫能久亲王带着部队向台湾西南攻击……
北柏仓宫能久亲王是1847年出生的贵族,仁孝天皇之犹子,即养子,“非血缘关系的指定继承人”。他生逢明治维新运动,在天皇与幕府政权的决斗中站错了队伍,是东北部各藩同盟计划拥立的“东武天皇”。事败,北柏仓宫能久亲王遭“冷禁”,敕令削发出家,后赴普鲁士军校深造。
这亲王很浪漫,1876年与普鲁士当地一贵族的寡妇定了婚约,这很让贵族丢脸,明治天皇很生气,赐他敕令,让他闭门思过。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的侵略和占领遭到台湾人民反抗,天皇想让他干点活,就命他为近卫师团长,率军进攻台湾,参加乙未战争。北柏仓宫能久亲王也想在战争中挣回点面子,因此率近卫师团在澳底登陆,本来准备激战,结果只遇到了微弱抵抗,6月3日下午攻取基隆制高点狮球岭炮台,6月11日在鹿港商人辜显荣引领下进占台北。
6月17日,桦山资纪总督在大清原“布政使衙门”总督府举行台湾“始政式”,6月19日北柏仓宫能久亲王近卫师团在辜显荣带领下,派出数千名“混成支队”南下进攻桃园、新竹,在北柏仓宫能久亲王心中,这又是一次近乎打猎的旅行,因此他很惬意这样的生活。
台湾牛埔山的野外岗坡上,执拗的竹林里,不时有一些闪光从阴暗的树林内部透出来,转眼又消失在余晖中。竹林被风吹过,发出“哗——啦啦”的声响。从这片竹林向两侧延伸,在很长的沟坎灌木林中,还有很多义勇军潜伏着。这些阿美、泰雅、雅美、卑南等多个民族的人们,被倭寇的杀戮和侵袭所逼迫,自发组织起来,开始保土卫家战斗。从6月底开始,经过几次大的战斗,义勇军死的死,伤的伤,但是活着的人们就重新聚拢到一起,继续战斗。
本来徐骧、吴汤兴、姜绍祖、丘国霖等各路英雄拟定在7月初发动一次大战役,计划分三个方向对新竹倭寇进行围剿,可未想到竟有奸细向日军告密,义勇军受到倭寇伏击,损失惨重,所以才分头撤退。
今天埋伏在这里的人,大多数是“捷”字营的人,其他则是“敢”字营和“诚”字营的兵勇,他们在新竹前一阶段的阻击战中,多次与倭寇交手,有经验,也有胆量,只不过倭寇武器太先进了,他们才伤亡惨重。现在队伍被打乱了,大家好不容易凑在一起,在牛埔山设伏,既是修整,也是捕捉信息,寻找大部队。
此时,义勇军的首领罗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谍岛》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