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十四 真相大白 桃园结义(1/3)
杜狱长的家,是一栋日式二层小洋楼。小洋楼独门独院,青瓦白墙隐没在葱郁的绿树中。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挂满了名人字画,古色古香的中式家具错落有致,和着木橱上摆放的几件木雕古玩,使小洋楼显得古朴玲珑,高雅别致。从摆设中,看得出主人的文化素养,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周翠英来到客厅坐定后,张淑芹对她说:“钟太太,你先坐着,我去给你们做些吃的。”
“我也去。”周翠英说着站了起来。
“不用不用,都是现成的,一会儿就好。”张淑芹说着,独自下楼去了。
周翠英追下楼去,又被张淑芹堵了回来。
周翠英回到客厅,狱长给她倒了杯水放到茶几上,对她说:“来,坐下喝水吧。你是客人,既来之,则安之嘛。”
“谢谢杜长官。”周翠英说着,坐在了狱长的对面。
在监狱服刑时,周翠英常听杜狱长训话,她们都是恭恭敬敬地听,大气也不敢出。今天以客人的身份坐在狱长面前,她觉得很拘束,很不自然。
他们为什么救我?周翠英又想起了她一直解不开的迷团。那天放风时,杜太太说我救过她儿子,我怎么记不起来呢?是她们认错人了?还是…… 难道他们有什么图谋不轨的阴谋?她知道,要保释一个入狱才两个月的犯人出狱是很难的,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若是他们真的认错了人,等事情真相大白后,局面该如何收拾?他们不会再把自己送回监狱去吧?今天必须把事情弄清楚,要不,她心里会一直不安的。更要紧的是,如果他们真的认错了人,别人还会说自己是骗子的,自己再回监狱去,脸往哪儿搁?
狱长见场面冷清,也看出了周翠英的拘束,为了调节气氛,他问周翠英:“钟太太,老家是哪儿,家里还有什么人?”
周翠英回答说:“我是东北人,老家离沈阳很近,父母都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死了,娘家已经没有亲人了。有一个叔叔参加了抗联,可能也不在人世了。”女人的感情格外脆弱,提起惨死的父母,周翠英又心生悲切抹起眼泪来。
本是闲聊,不想却触动了周翠英的伤痛,杜狱长顿觉不安。他面带愧疚地说:“对不起钟太太,惹您伤心了,我不是故意的。”
周翠英哪儿是因为狱长的一句话就流眼泪?她的眼里早就鼓满了泪水。她虽然现在还不知道狱长为何要救她,也不清楚他们是否认错了人,但他们已经把她救出了监狱。作为狱长,肯定知道自己的屈辱。他们是恩人,举目无亲的她,对他们觉得像亲人。她第一次面对同情她、可怜她的活生生的人,欲把心中的屈辱一吐为快。泪水像堵在大堤里的洪水,一点儿悲伤,就借机流了出来,使她难以自控。“没关系,事情过去多少年了,我这个人爱流眼泪。”周翠英极力掩饰着感情说。
沉默了一会儿,周翠英问狱长:“您和太太的原籍是哪儿?”
狱长说:“我们都是河北人,撤退前,我在济南的一家监狱里混饭吃。”
说话间,张淑芹把一桌丰盛的菜肴摆上了桌。
“吃饭吧钟太太。”狱长边招呼周翠英吃饭,边伸了个懒腰说,“家家都有本血泪账啊,可恨的日本鬼子。”
“虎子,同哥哥一起吃饭喽——”
听到爸爸的喊声,虎子拉起涛涛蹦跳着跑上楼来。
涛涛来到妈妈身边,刚拿起筷子要夹菜,被妈妈一下把他从椅子上拽了下来,娘儿俩同时跪到狱长夫妇面前。“涛涛,给叔叔阿姨磕头,谢谢叔叔阿姨救了妈妈,也救了涛涛。”周翠英说着,脑袋撞得地板“嗵嗵”响。
周翠英的突然举动,把狱长夫妇惊呆了。“钟太太,你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快起来。”狱长夫妇齐声喊。今天他们把周翠英接到家里来,是特意向她致谢的。想不到儿子的救命恩人,竟然先给自己下起跪来,使夫妇两个顿时慌了手脚。
“钟太太,该谢的是你。我们今天请你来,就是要当面向你致谢的。你……”狱长说着,示意妻子快把周翠英拉起来。
“不,您是我的大恩人,您不救我,我现在还在监狱里,也可能活不到现在。涛涛失去妈妈也活不下去,您救了我们娘儿俩。谢谢您了,也谢谢杜太太。常言道:‘大恩不言谢’。可我是个弱女子,我没有能力报答您,只能给您磕头了。”周翠英说完,放声大哭起来。她一边哭,一边用脑袋狠狠地撞击着地板。涛涛的小脑袋,也被妈妈摁在地板上给狱长夫妇磕着头。
张淑芹见周翠英这般不顾一切的不听劝告,脚下的地板被撞击得连连作响。怕撞坏了周翠英的脑袋,心疼的她,向前抱住了周翠英的腰,想把周翠英从地板上抱起来。可她这一抱,非但没能把周翠英抱起来,周翠英反而顺势趴在地板上,痛不欲生地嚎啕起来。
一边的狱长,被周翠英哭得不知如何是好,劝她她不听,拉又拉不得,只是无奈地摊开双手干着急:“这…… 唉……”
张淑芹不再拉周翠英,也不再劝她,同是女人,她深知一个孤苦伶仃的女人,活在这个世上是怎样的不易。她知道,哭嚎是女人排遣痛苦和郁闷的特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潜逃》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