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三十九章 塘沽登陆(1/2)
“老陆,听说鬼子的援军已经到了?”
徐谦从征兵处又带回来一批新兵,听到些风声,赶紧过来询问。
“确实来了啊,已经到了冀东和天津外海。咱们得抓紧时间了。”陆亢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又问道:“你这又招到了一批新兵?干得不错嘛!”
“都是前两天约好的,”徐谦有些高兴地说:“等下还有几批要过来,光是今天的新兵再编三个连都绰绰有余。”
补一旅的编制是两团六营,每个步兵营下辖四个步兵连,也就是说要编足二十四个新兵连。现在平津地区报名参军的青壮年很多,招满应该不成问题,就怕时间上来不及。
李德林这几天也找来了不少退役军官和老兵,因为他们中间大部分脱离军队的时间比较长了。陆亢把他们编成一支教导队,由乐丰担任队长,先集训一段时间再来安排。欧阳华拉来的学生兵也很多,暂时都和其他新兵一起训练。
“杀,杀!”
新一连大部分战士已经配枪了,正在进行刺杀训练。
按西北军的老标准,新兵要进行长达17周的基础训练,其中前四周是不配枪的。但是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前两天训练时没有出现问题的新兵,陆亢都让他们领了枪,开始练习拼刺和瞄准。只有那些在服从性和纪律性上表现不好的新兵,暂不发枪。
徐谦看着有些诧异,小声道:“旅座,入伍三天就发枪,是不是太早了点儿!”
“没办法呀!”陆亢无奈道:“照这个形势发展,一个星期以后可能就要轮到他们上战场了。现在不学会打枪到时候怎么办?”
徐谦也只能默默点了点头。
第二十九军主力部队训练还是很不错的,即便和日军步兵相比,军事素质方面的差距也不是很大,甚至比驻屯军旅团这种训练不足的部队还要略强一些。真正的差距主要是体现在后备兵源上。
前段时间的战斗,很多旅伤亡惨重,只能从各保安队、县保安团补充兵源。平津冀保安队训练水平还算可以,各县保安团就参次不齐了,整体水平和主力相差甚远。你还别嫌弃,再打下去,连保安团的兵都抽光了,只能从紧急组建的补充旅、补充团抽调。这些才刚开始训练的兵,其战斗力可想而知。
反观日军,很早就开始实行现代兵役制度,拥有非常完善的预备役体系,其动员等级共分为两等六个级别:
第一等为战斗兵员,包括:现役、预备役、后备役。现役就是正在服役的官兵。预备役和后备役都是服过兵役,或者接受过军事训练(比如学生,准军事组织),甚至具有一定作战经验(比如参加过九一八事变)的退役官兵,随时都可以编入军队作战。
第二等为补充兵员,当战斗兵员不够用了,就会抽调适龄青壮年紧急训练后送往前线。补充兵员也分为三个等级,包括第一补充兵、第二补充兵,以及其余适合服役的男子。
七七事变之前,日本陆军仅有25万余人。但随着这段时间的紧急动员,仅用不到了一个月的时间,其现役总兵力就陡增至38万。另外还有预备役官兵73。8万人,后备役士兵87。9万人(没有军官)。同时还拥有第一补充兵157。9万人,第二补充兵90。5万人。以上合计多达448万。
如果这四百多万仍然不够用的话,还可以从14岁到60岁的男子中继续抽调。抗战后期出现的娃娃兵和老头兵就是这么来的。与之相比,第二十九军在战前虽然有十万人,但是消耗之后就很难得到有效的补充了。
因此上面也是催得很急,恨不得今天刚分来的新兵,明天就能上战场。陆亢也没有办法,只能绞尽脑汁,尽可能让这些新兵多学一点军事技能。就在陆亢拼命练兵的同时,日军终于开始了全面入侵。
二十号早上七点,天津市区。轰隆隆的炮火声像雷鸣一样从塘沽方向滚滚而来,日军筹划已久的登陆作战终于开始了。
塘沽外海,十余艘军舰接连开火,密集的炮弹瞬间倾泻在小小的塘沽码头上。港口和码头之前就被日军炮击过,之后又被113旅彻底破坏。现在这一通狂轰乱炸,残余的建筑顿时被夷为平地,甚至连地面上的砖石都被炸得粉碎。
轰炸了半个小时之后,日军炮火开始往市区方向延伸。第113旅将士只能躲在工事里,尽可能蜷缩着身体。
炮火一停,近海密密麻麻,早已蓄势待发的登陆艇编队如同离弦之箭一样,快速冲向了岸边。
值得一提的是,日军在登陆作战方面非常有经验,早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就曾先后在金州湾和山东荣成登陆,成功切断了旅顺和威海两大要塞的后路,并最终歼灭了曾经的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
之后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日军故技重施,再次以登陆作战的方式包围了旅顺港,并通过一系列血战,围歼了沙俄第一太平洋舰队。
当时的日军装备还比较差,就连专业的登陆船只都没有,用的还是从国内征调的木船和舢板。但是现在的日军早已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了。
数艘高速侦察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1937之未来战士》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