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九章 打篮球(1)(1/3)
于是,老李精心准备,把几家的婚宴分开了做,分地方摆,还从乡下找来几个族里的后生帮助传菜,那热闹在城关镇里是从来没有过的。
准备的菜式也是别出心裁,找乡下的哥们要来鳝鱼,抓上几只老母鸡,到田里去摸田螺、泥鳅,然后再买了半片猪,猪脚、猪头、猪下水什么都没有浪费,全都被李有田做成各种特色的菜肴,经此一次,李有田在县城里名声大振。
其次,节日期间,也是县城里的大集,下面的人都到县城里赶集,这个赶集可不是说农民背着山货土特产到县城里交换,而是在下面公社乡镇工作的许多人到县里来逛街走亲戚了。
现在人爱逛街,那时候人们就不逛街了吗?也逛,而且,许多下面的人也是趁节日到县里跑关系,见同学熟人,这自然也要聚到一起吃吃喝喝了。
还有的就是一些乡下女人,买完东西自然也是要吃点东西,回去好吹啊。
节日一过,学校就正式开始上课了,前面那个月其实是在磨合之中。
国言一如既往的在中下游晃荡,反正是绝对不垫底,但也不会出头。
班长丁东方比国言要大上二岁,那年月,七岁多上学一点都不稀奇,而且,丁东方是出生在年头的,所以,他上学的时候已经七岁半了。
正是因为年龄上的优势,丁东方从小学开始就是班长,这班长一当就是十年,现在到了高中了,自然而然的……为了这个班长的位置,他宁可不去一班。
班上还有一个女学生,是县委办公室主任的女儿,叫张文红,按照后世的说法,那就是校花了,至少是班花,据说,也是不想混在一群优秀的学生中显不出身份来,强烈要求分到二班来,他与丁东方算是发小和文武搭档,一到班里就是副班长兼学习委员。
这俩人的名字就包含着时代特征,那年月,许多城里的孩子,尤其是父母热衷于参加活动的,基本上就是这类名字。
丁东方的父亲现在是县委副**,从普通干部干起,几年前就是委员会成员,在县里,算是少数熬过了各类运动的人,要说做人,那是圆润到家了。
在选举班干部的时候,什么学习委员啦,生活委员啦都有人愿意干,就连文艺委员和纪律委员也很容易就有人干了,唯独体育委员这个位置没人愿意干。
穷乡僻壤的地方,没啥体育可以干的,从小学开始,无非是做操,跑步,可以说又苦又累的,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认为只有学习成绩不好的才去靠把子力气干,于是,在高一二班,牛有力这个工人子弟被按上了这个职务。
本来还要选国言为劳动委员的,可这第一届高中生重点是学习,班主任戢辉坚决反对搞过去的那种“上山下乡”的劳动课,他认为,能为县里培养出大学人才才是重点,这个观点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支持,谁愿意到乡下去支农啊?
不过劳动课还是不能少,于是就变通了一下,劳动课改在学校内打扫卫生和每年春夏季的栽树,于是,丁东方主动的兼任了劳动委员。
以前,这县中学没有高中,参加地区每年举办的学校运动会时,许多项目是可以不报名的,比如对抗性比较强的篮球比赛。可是这次不行了。
后世,学生运动会往往是在自己的学校里举行,然后选拔出优胜者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运动会。可在房陵县这个偏远人口少的地方,学校运动会基本上就是让学生们热闹的玩一天,至于县教育局,从来就没组织过。
可那年月,别看各种政治运动不少,但体育活动也没少办,即便是在动乱之中,还是举行了全国性的五项球类运动会,全军运动会,全国运动会,所以,在基层,各种类型的运动活动是从来没有停止的,甚至被人们广泛喜爱。
刘跃进,县中的体育老师,是去年的复转军人,那时节,复转军人都会被安排工作,干部还要安排到各机关的合适岗位上去。
说起来,刘跃进并不是本地人,不过他的妻子是本地人,在县供销社当营业员。刘跃进是因为赶上了大裁军,本来在地方部队担任排长的他,随着整个部队的裁撤而转业了,到了这里,被分配到县中当体育老师。
说起刘跃进来,那可是在全军运动会上参加过刺杀表演的,据说,那次的千人刺杀表演至今无人复制,那种气势和壮观,就是现在看起来也是叹为观止。
乡下孩子,在跑跳能力上是有先天优势的,一些农村的娃娃,上学放学,就没有好好走的,一路小跑是平常事,相互打闹更是常态。
可这县中学里,真正乡下孩子就没几个,而且,他们的父母都注重读书而不许孩子们去玩闹,只要不生病,那就算合格了。
刘跃进一到学校,就对在校的二百多学生进行了体侧,结果让他欲哭无泪。
全校大部分学生的跑跳成绩不达标,向校长汇报后,校长指示他,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前提下,逐步让学生们达标,至于其它的就不用太费心了。
一年下来,他组织的校篮球队在地区中学篮球比赛中垫底,组织的乒乓球队也是垫底,至于其它项目,他压根都不敢组队报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山里来的》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