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043章 虎穴1(1/2)
华北平原,保定,1939年春。
艳阳,柳树掩映的河堤,一艘货船逆流而上驶向保定城。杜子骏仰头看了一下太阳的位置,再次问道:“船老大,还有多远?”
他们所在是大清河航道,连通着保定、白洋淀、天津,虽然早于1901年开通了京奉铁路(北宁铁路)的北京至天津段,又于1906年开通了京汉铁路(平汉铁路)的北京至保定段,使得保定与天津之间有了铁路交通,不过,大清河航道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乃至延用到1960年代。
掌舵的船老大左右观望了一下,回道:“还有两袋烟的工夫吧。”
杜子骏从竹篮取出发面饼、咸鸭蛋、锅包小鱼,分出一半递给夏云荷,说道:“快到家了,都吃了吧,免得拎着费劲。”
夏云荷接过来快速剥好咸鸭蛋,连同锅包小鱼夹入面饼中,然后递向杜子骏,他顺手将另一张面饼交给夏云荷,她接过来夹入咸鸭蛋、锅包小鱼才开始吃,两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讲话,就像一对已有默契的小夫妻。其实,他俩相见仅有两天时间。
那是前天,杜子骏与第120师敌工部冯瑞一同领命,赴雄县小李庄执行反策反任务未果,即未能成功拦截“曲线救国”的曹猛子中队,他俩只得沮丧地返回临时驻地。
李副主任看到他俩的表情就已知道结果,他安慰道:“随他去吧,你们抓紧时间吃饭休息,准备执行下一个任务。”
天黑后,杜子骏、冯瑞开始整理行装准备出发,通讯员推门走进来,他专门对杜子骏说:“跟我走,不要带任何物品包括武器。”
杜子骏愣怔一下,随即回手抽出手枪,连同备用弹夹交给冯瑞。
通讯员将杜子骏引领到村外的一处坟圈,在一座坟头旁站定,先是轻咳一声,然后俯身拨开虚盖的茅草,露出一个黑黢黢的洞口,杜子骏虽然非常诧异乃至有些心虚,但仍按照通讯员的示意钻入洞口。
其实,坟墓里的人已在等候,在杜子骏的身体“堵”洞口并触动遮布后,随即撩开遮布将其拉进去;几乎同时,在坟墓外的通讯员用茅草覆盖洞口,以免灯光泄露出来。
原来这是秘密电台的隐蔽处,除了电报员、警卫员,还有微笑着的李副主任,在杜子骏进来后,空间就显得更加局促。
李副主任直接说道:“需要你护送一位同志到保定,在完成任务后,你尽快返回唐县向沈科长报到。”
杜子骏诧异道:“唐县?”
李副主任说:“日寇已正式启动《治安肃正计划》,此前曾分别从南方、东北及其本土调来重兵,至此,在华北地区集结了15个师团、9个旅团、1个骑兵旅团,随之必将是更为残酷的军事斗争。鉴于此,军区司令部为了更好地指挥作战,将从阜平前出至唐县,你们敌工部还有我们锄奸部已提前入驻。”
杜子骏点头道:“明白。”
李副主任说:“你立即随通讯员前往接头地点。”
杜子骏回道:“是!”
在杜子骏走后,李副主任对电报员说:“发报:已出发。”
半小时后,杜子骏跟随通讯员登上一只小船,悄然驶入黑魆魆的白洋淀。
白洋淀大部隶属于安新县,另有淀北部分区域分别隶属于雄县、容城县(三县于2017年合并为雄安新区),杜子骏是从东北部的雄县入淀,要去西南的安新县,但他很快就晕头转向了,只因白洋淀并非一望无际的水域,其间遍布无数岛屿,绝大多数是长满芦苇的无人岛,相间的水道有时仅能通过一条小船,若由此扎进芦苇荡,即便白天也看不到其他标志物,杜子骏索性歪倒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杜子骏被通讯员推醒,他按照示意转乘另一只小船,直至登上一个小岛,他按照撑船人的示意进入一个房间,抹黑找到炕沿顺势躺倒。
“该起了。”
天刚明,房内依然昏暗,杜子骏在朦胧中,隐约看到一位长辫垂在胸前的姑娘。
“起来吃饭吧。”姑娘说。
杜子骏走出房门,只见芦苇环绕的岛屿不大,土坯房也不高,房山一侧用芦席搭出敞棚,棚下是简易厨房;不远处,有一个芦席窝棚并搭出敞棚,棚下有几口成品与半成品的棺材。显然,这是一处远离人居的木工坊。
“请问有盐吗?”杜子骏这才看清姑娘有十五六岁,身穿花袄黑裤毡靴。
“有。”姑娘拿起盐罐。
杜子骏舀水洗手漱口,然后一边说“谢谢”,一边用手指粘起盐粒放入口中。
姑娘显然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刷牙方式,她满脸的诧异与好奇。
杜子骏洗漱完毕回屋吃饭,随口问:“那位同志什么时候到?”
姑娘说:“没别人,就是我。”
“对不起,没想到是你。”杜子骏连忙起身伸出手,并用化名自我介绍道,“我叫李晓晨,奉命与你接头。”
姑娘有些羞涩地握手道:“我叫夏云荷。”
杜子骏问:“什么时候出发?”
夏云荷说:“吃完饭。”
杜子骏连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野火起平原》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