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朕乃宋臣,岂能为帝 > 047 桀骜不驯(求追读)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047 桀骜不驯(求追读)(1/2)

目录
好书推荐:

辛永宗回到第二将的营地,立即命令第一部将王忠,第二部将杨庭义,分别去传唤熙河路第三正将王渊、鄜延路第一正将姚平仲前来议事。

鄜延军第一将的营地内,姚平仲对着来人不屑地道:

“回去告诉辛九郎,明日一早,我自会点齐兵马,随他南下,至于第一将的营宿,我自有主张,无需他来过问。”

无论是在胜捷军,还是西军,杨庭义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不给辛永宗留下半点情面。

但回想起眼前之人的身份与事迹,他又释然了。

姚平仲出自陕西三原,是后世列为北宋四大将门之一的姚家子弟,自幼丧父,由从父姚古抚养长大。

政和六年(1116年),十八岁的姚平仲在与西夏的臧底河之战中,斩获甚众。

童贯闻其名,招来跟前问话,然而,姚平仲年少轻狂,招致童贯的厌恶,于是抑其赏赐。

这也是为何辛永宗在平定宋江之乱后,依旧维持着自己谦卑人设的原因。

时年二十三岁的姚平仲,骨子里仍旧留有傲气,对于辛永宗,他可瞧不上。

只觉得辛永宗是依靠了与童贯的裙带关系,才能上位。

不过是招安了一伙贼寇罢了,他姚平仲当年杀的可是西贼。

平日里,大家毫无瓜葛,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眼不见为净。

可如今辛永宗居然骑到了他的头上,姚平仲当然不忿。

杨庭义灰溜溜的离开了鄜延路第一将的营地,这一幕也落在了营中将士们的眼中。

“呵!不过是个幸进之辈,也敢来号令小太尉。”

一名队将忍不住出言相讥。

姚平仲的官职并不高,但名气却很大,号称小太尉。

在宋朝,三衙管军,即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的主副官员,以及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等官员皆可被称为太尉。

姚古因为担任过其中之一的官职,故而被称为姚太尉,姚平仲小太尉的名号也是因此而来的。

这其实不算多了不得的事情,如果辛永宗愿意,他也可以被唤作小太尉,因为他的父亲辛叔献是马军副帅,有资格被尊称为太尉。

事实上,西军的底层将士之中,还是有不少人看辛永宗不顺眼,原因倒也简单:

他爬得太快了。

辛永宗扶摇直上,短短一年间,就来到了许多人一辈子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当然会有人心理不平衡。

那名队将的讥讽引得不少人点头附和,韩世忠并没有参与其中。

他眉头紧缩,只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

韩世忠是鄜延路第一将的一名队将,他看似粗犷,实则精明,与军营中的其他将士不同,在这场冲突中,他并不看好姚平仲。

杨庭义灰头土脸的回到泾源军第二将的营地,得知姚平仲傲慢的态度,第二将的全体将官们可坐不住了。

有道是主辱臣死,他们是辛永宗的亲信,如今姚平仲蔑视辛永宗,第二将的将官们哪能咽得下这口气。

反倒是辛永宗,看上去似乎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众人义愤填膺,吵得辛永宗头都要炸了。

“你们就算骂破了天,莫非还能骂死姚平仲,行了,都各自回去准备吧。”

辛永宗屏退了众人,自己一个人坐在帐内,可算是安静了。

实际上,辛永宗对这场冲突早有预料,他知道姚平仲不会服自己,即使是辛永宗亲自去请,姚平仲也不会卖他这个面子,索性让杨庭义替自己跑这一趟。

辛永宗当然不会真的轻易放过此事,传扬出去,岂不是要让将士们误以为他怕了姚平仲。

但现在还不是发难的时候,等自己脱离了大部队,先行南下,作为先锋大将,有的是法子整治姚平仲。

杨庭义无功而返,被派去熙河军的王忠也是孤身一人回的营地。

不过王渊的情况有所不同,他被童贯唤了过去,不在营中。

故而,王忠只是留了口信,让熙河路第三将的将士们代为传达,便赶了回来复命。

王渊不同于姚平仲,熙河军是童贯的嫡系,王渊也曾在辛叔献的帐下效力,因此,在王渊回到军营得知辛永宗遣人相邀后,他立即赶来了第二将的营地。

辛永宗笑道:

“久闻王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总算得偿所愿。”

王渊时年四十四岁,出身低微,早年间应募从军,立下很多的功劳,才有了如今的地位,拜同总领湟州番兵将兼知临宗寨,深受童贯的器重。

之所以不能作为统制官,不过是熙河军已经有了辛兴宗与杨惟忠了。

“王某是辛太尉(辛叔献)的旧部,与辛统制(辛兴宗)有旧,年长将军许多,不知可否冒昧称呼将军一声九郎?”

“既然是父兄的旧交,便是自家人,王兄不必见外。”

辛永宗与王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朕乃宋臣,岂能为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