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1章 黑夜里的静坐(1/2)
安显荣听的这一声“安尚书”,身体一凛,立定转身过来,见赵书带着村民们急切走来。
“村长,这是做甚?”
赵书拱手道:“安尚书,我们不知道是您,怠慢了。”
安显荣知道是之前自己报了名讳惹的,他不想沿途因为自己曾经的官爵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村长,乡亲们,我已不是尚书了,不必这样。当我是你们这里的村民即好。”
平日里老百姓都自顾不暇,少有闲心关注朝堂之事,村野之地,官差来收税赋地主来收佃钱,其他皆是自求多福的日子。普天之下,除了皇上,清官是老百姓的天。所以,李叔觉得很有必要和乡亲们说一下听到的言语。
“我在江都姑母家听到的,关于户部尚书安大人被贬一事。前年辰州大旱,是安大人亲自押着赈灾粮去的灾区,这一次,我们也不相信,安大人会结党懈职,尸位素餐。我早就听坊间传闻,安显荣大人大公无私,刚正不阿,您是好官清官,您被贬去夜州,是朝廷的人眼瞎,我们替你打抱不平。”
“是啊,我们替你打抱不平。”
村民们被李叔的话激起了愤慨,纷纷嚷嚷着要为安显荣出头。
这情形是安显荣不想看到的,更不想因为这节骨眼上生事端,压手示意村民们安静。
“无论为官还是当百姓,问心无愧便好。做人,对天地对亲人无愧,对自己无愧,至于做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我亦无愧于心无愧于民,此生无憾,足矣。苏轼一生被贬多次,不也活的潇洒自在吗?我这算什么?”安显荣的眸子里凝聚着一丝温和,笑意满满看着村民们,“你们有个好村长,他领着你们,团结互助,自力更生,甚好。”
赵书还没说上话,先被夸了一番,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刚想开口,被安显荣截了:“我和你们一起把房屋修缮一下再走。”
村民们自是欢喜。村里还没来过朝廷的部级大官,沾沾官气也是好的。
过了晌午,米面都已分发到每家了,萧炜和安清诺坐在樟树下歇息。
“过会儿,我和安大人去看看哪家需要修缮房屋,就忙去了,你带着你娘和弟弟妹妹就歇在村长家别到处走动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赶,不能出什么岔子了”。萧炜的担心还是有必要的,千里迢迢的,怕的是大家身体扛不住,别又病倒谁谁。只有先保存好体力和精神才好继续赶路。
安清诺乖孩子似的“嗯”了声,长长的睫毛掩盖住了她眼底的喜色。
安显荣和萧炜在村长的带领下,走访了一圈,先紧着最糟糕的房屋修缮。有的木房子年久失修,柱子木板都朽了,被水一泡,不堪鼎扶,直接塌完了,等于要重新加好柱子好板子打框架。都是勉强维持生计的庄稼人,哪有多余的钱去买木材。
安显荣岂能坐视不管。安排萧炜骑了马又去玄林镇买木材了。自然是拿自己的银票,悄悄办的。
满满两马车的木材拉到村口,天已擦黑。村民们举着火把围着木板和木栋子,感慨不已。
赵书红着眼眶,老泪纵横:“尚书大人,您对三应村的大恩大德无以回报,我们给您磕头了。”说着就要跪下。后面的老老少少也跟着要跪。总有动作快的,心意诚的,已经“噗通”双膝落地了。
安显荣眼底一热,急忙搀起赵书的胳膊肘,对众乡亲道:“只是举手之劳,不要这样,我已不是尚书一官,很惭愧不能帮你们更多。都起来吧,我看着心疼。”
这一跪,足以彰显安显荣在百姓的心目中份量很重。
萧炜瞧着这一幕,心下很动容。师叔要他护送安大人,是最明智的。
是夜,萧炜有些心事,便从后面偏房来到前院,抬头望了望墨黑的苍穹,一屁股坐在脚下一截大树段上,顺便调息运气驱赶烦杂的心事。
萧炜的心事是挂念着家中爹娘和妹妹。他十岁便拜在东临阁玦斯长老门下习武。见儿子有了去处,爹和娘安了心,第二年给他生了个妹妹,惯的不得了,也骄纵了些。他爹在镇子上支了架小推车买些小东小西勉强糊口,娘给富贵人家洗衣浆衫挣点辛苦钱。妹妹萧雨不肯学习,也没钱送她去读书就散养着。后来萧炜每月给家里拿三两银子,才使爹娘不那么辛苦。他此番出来半月有余,不知家里什么情况,长老有没有去信告知爹娘和妹妹。
安清诺和安惠然流萤仨躺一张床上,头在床沿而卧,此刻,轻微的鼾声已起。是流萤和安惠然的。
安清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这会儿脑袋腾出点空来,她想了很多,想起在现代世界的安清诺现在怎样了,想自己来到这个时空短短十来天,比她二十五年所遇的事儿都多。想着自己如何回得去。想着此去千里之外的夜州,路程要走多久?
越想越心燥,安清诺想去屋外透口气。蹑手蹑脚下床开了门出去。
不时有几声犬吠,远远的从村头传来。
夜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安清诺站在门口让眼睛适应了片刻幽暗,勉强能看到眼前一点物体。又怕碰到什么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明月栖远方》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