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5章左司直郎(1/2)
好书推荐:
人这一辈子,幼时不生病,儿时不受欺,少年不闯祸,成人能自立,中年不孤单,老年有人养,就已经是很成功。
即便是身为穿越者,薛潘也觉得自己能实现后几项不容易,毕竟这薛潘底子不好。 这货幼时没少生病,身体不是很好;儿时丧父,因此没少挨欺负;少年的薛潘就更不用提了,闯祸就是他的日常。 就这样,靠自己的努力,加上叔叔们的推波助澜,薛潘早已经把名声折腾完了。 薛家也不是那豪门世家,不知道怎么炒作,怎么捧孩子,更加不会弄出点二十四孝,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故来帮孩子立名望。 所以,薛家的上限也就那样了! 这新薛潘一接手,就没想过飞黄腾达,只盼着先立起门户来就好。 什么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多幼稚啊;多大岁数了,还做这种梦啊。 还是脚踏实地的好,在这贱籍里抽身,把门楣变一变,舒舒服服的活一辈子就好。 可门户要怎么立呢? 二十多岁考上公务员,三年能当上科长,三十二岁能升处,四十五岁过渡到厅,退休前能享受个部级待遇,这已然是人生巅峰了,比这再强,就显得得有难度了。 要不是时代背景特殊,薛潘摊上了有权的岳父,他连人代变公职这一步都过不去。 不要小瞧了这个,若是这么容易,那些有钱的富豪就不会瞎折腾。 况且,薛潘以前干的那些事,就官声一点来讲,他是负数的,现在再去补救已经晚了。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借着贾雨村的船,隐忍一代,躲在幕后,淡出大家的视线,等所有人都忘了,才好慢慢复出。 薛潘懂,贾雨村就更懂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 薛家这一代的事,就是改换门庭。 要等到薛潘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外孙出生的时候,才好正经的科举入仕了。 那时候,才是薛家的好日子。 所以,把薛潘安排去个低调不打眼的地方,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想了想,贾雨村开口了。 “行吧,只是这詹事府两坊一局的事务和翰林院的职能相近,咱金陵翰林院兼理两处官职;因此别看这东宫詹事府无人当值,破败不堪,可也没有空缺;” 老家伙先强调了下困难,然后才松口道。 “不过这詹事府左司直郎不常设,那小九卿少詹事张鹏翀与我倒也有些旧,你准备两万两银票,去夫子庙的知北楼随便买点什么,回头我把事给你办了。” 贾雨村在交代向这金陵詹事府一把手,行贿的途径是什么。 这就是当官的好处。 行贿在官僚社会一向都是个艺术。 得知道去哪送钱,又得有人给递话,这事才能成,这两样缺一不可。 薛家的几位老爷倒是知道几处送钱的地,奈何没人帮着递话,送多少那也不过是买卖,所以成不了事。 可这已经比多数人强了。 绝大多数的人家,甚至连送钱去哪送都不知道,就更不要提有人给递话了。 薛潘赶紧把这事记住了,然后又思量了下这左司直郎是個什么官。 左司直郎从六品下,掌太子东宫弹劾、纠举之事,隶属詹事府左春坊。 而左春坊内设大学士一人正五品;左庶子正五品;左论德从五品,各一人; 这些都是左司直郎的上司。 同级别中有左中允正六品,左赞善从六品,然后才是左司直郎。 下属为左清纪郎一人从八品,左司谏二人,从九品。 七品以下的是官也算不上官,多是吏转过来的干事。 想到这些,薛潘乐了,咣当一下跪倒在地上,称呼都变了。 “爹,我去花三万,把这左清纪郎和左司谏的空也给我呗。” 男儿膝下有黄金,这时候再不用,可就变老铁666了。 也不是薛潘见官眼开,连尊严都忘了,主要是他突然想到,大多数的进士都在顺天府读书,有特殊情况的会在这金陵府读书。 可是这些都是考上了进士庶吉士的,最次人家都是七品,不可能兼任这八九品吏员干的工作。 既然都能买到实缺了,为何不一起都买了呢。 贾雨村他们这样高高在上的瞧不起这八九品的官职,可是那对于商户人家来说,是好东西啊。 自己大可用来和别的皇商做交易啊。 贾雨村看薛潘这副有奶就是娘的样子,撇了下嘴。 “行倒是行,不过这詹事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地方;其掌管府、坊、局的政事,以辅佐教导太子为任。坊、局翰林官轮流当值进讲《尚书》、《春秋》、《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各书。编辑成章进奉,然后到文华殿讲读。讲读完毕,率领他的同僚下属,以朝廷所处理的军政大事以及安抚告谕各蕃国恩义,向太子陈述。” 老头开始给薛潘科普起这詹事府到底干嘛的了。 “凡是朝贺,必定先奏明朝廷,然后准备奏本进见。所有府僚及坊、局官与翰林院、考试士子、修撰国书都参加进去。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红楼:穿成刚打死人的薛潘怎么破》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