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章(1/3)
5年前八月的某一天,正值酷暑,正午过后,南河市气温高达38度,大地就像一个大蒸炉,把路上的行人蒸得大汗淋漓。
杨少木从公交车上下来,烈日当空,他清瘦而秀气的脸上冒着汗珠,他举目朝四周张望,搜寻着他要去的建军无线电厂,但附近公路两旁看不到有像模像样的办公大楼或工厂厂房,不远处倒是有一排排三层高的破旧的红砖住宅楼。杨少木怕下错站,他朝公交车站牌再看了一眼,没错是麦岗,他要去上班的工厂地址就是在这里。
杨少木今年刚刚大学毕业,他毕业后分配到了位于南河市郊麦岗的国营企业建军无线电厂。
杨少木在上学期间只埋头读书,从没想过毕业分配工作时找找路子争取分一个好单位,既使临近毕业也没有去班主任老师那里走动,因为老师说了,原则上就近分配,哪来的回哪去。虽然他想去上海或者南京等发达城市工作,但他们班有好几个同学是从那里来的,他们有优先权呢!名额有限,杨少木就断了这个念头。
杨少木也想去深圳工作,他那时听同学们议论深圳有两个名额,都是国营大企业,他们班上没有广东同学,看来杨少木有希望分去深圳工作。杨少木老家省份南河市也有一个名额,南河市属革命老区,经济落后,其它省份的同学都不愿去,杨少木不想去都不行,谁叫他来自革命老区呢?杨少木毫无悬念被分配到了建军无线电厂。深圳的两个名额分配给了正在谈恋爱的两个北方同学,杨少木纳闷,老师不是说就近分配吗?怎么他俩被分配到了离家几千公里外的异乡?
杨少木毕业分配工作时才第一次知道家乡有建军无线电厂这家企业,后来通过他伯伯了解到建军无线电厂是60年代成立的军工厂,专门研究生产军事方面的电子产品,改革开放后转向了民用产品,生产家用电器,这间工厂在当地是明星企业。
杨少木的家在离南河市100多公里的一个小县城,工业不发达,但环境优美,出门就是山山水水,是个鱼米之乡。
烈日下,杨少木站在路边东张西望想找人问路,刚好有个大叔从住宅楼那边走来,杨少木马上迎上去问:“大叔,建军无线电厂在哪里?”
大叔说:“这一大片都是,你找谁?”
杨少木说:“我来建军厂报到上班的。”
大叔朝后指指说:“这里是建军厂的生活区。”他又指着前面说:“你沿马路朝前走,走过那片稻田,你就会看到右边有一条路通向一大排厂房,那就是建军厂的生产区,厂办公室就在里面,你应该去那里报到。”
杨少木感激地说:“明白了,谢谢大叔!”
杨少木兴冲冲沿着热得烫脚的柏油马路往前走,走了几分钟果然看到有一条陈旧的水泥路通往一排厂房,他拐入这条路便看到前面有一大片被红砖围墙围住的厂房,路的尽头就是厂区大门口。
杨少木来到厂门口,他一眼就看到门口招牌上的“建军无线电厂”几个大黑字,没错!这就是他分配的工作单位。
杨少木透过锈迹斑斑的铁栅门看到门卫坐在收发室里打着盹,他朝大门里张望,不远处是一栋三层高陈旧的红砖办公大楼,再往里是一片低矮的红砖工业厂房,里面的水泥道路破旧不堪,他心里一凉,这间厂不咋地!
杨少木这时注意到厂区是建在一处小山坡上,围墙外杂草丛生,长满了松树和杉树,感觉厂区处在荒山野岭。
杨少木又注意到大门右侧沿着厂区围墙外有一条小柏油路通往一大片红砖住宅楼,估计那就是刚才大叔所说的生活区了。住宅楼和厂房都是红砖砌成的,看得出来当年建厂时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的红土制砖建成的,估计当时制砖时粗制滥造,因为办公楼外墙的砖看起来已破旧不堪。
杨少木怀着满腔热忱来到学校分配的建军厂报到,没想到这间厂竟是一间如此破旧的偏僻工厂,他大失所望!杨少木想到今后要窝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一辈子顿时感到心里发慌,这种上不着村下不着店的地方还不如老家好呢!他记得高考那年父母的单位招工人,他要是想去的话肯定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他想读大学,想更有出息,可大学毕业后却分配在这么差的单位上班,那启不是白读了大学?
杨少木难过地在厂门口徘徊,他实在不愿在这样的地方上班,可这是学校分配的工作,不能因为不满意就不报到,学校已把他的人事档案和户口都转到建军厂了,不报到就成了无业游民,除非杨少木自己有路子能找到其它单位接收他,同时还得说服建军无线电厂同意放人,这对杨少木来说比登天还难。
杨少木站在厂门外不知如何是好,是报到还是不报到?他急得头上大汗淋漓。
杨少木是个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他哪有胆量不服从分配,他即使有这个胆也没这个能力,虽然对建军无线电厂一百个不满意,杨少木也只能报到。
杨少木最后还是走了进去,他向门卫道明来意后被指引到了组织科办公室。
在组织科办公室,科员小珍子热情地帮杨少木办理入职手续,她告诉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直男当自强》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