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女帝?封我到边关,现在后悔啥! > 第102章:宇文成都御前喷百官!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2章:宇文成都御前喷百官!(1/2)

目录
好书推荐:

……

离京!

大离皇城勤政殿。

女帝姬灵儿高坐帝位之上,正在和文武百官商议何时从燕关发兵燕州,征讨反贼李业。

没错,青州的胜利已经让大离文武百官和女帝将李业彻底定义为了反贼,散朝之后就会告知天下!

“诸位爱卿,还有谁有高见啊!”

“陛下,臣以为待开春后天气转暖即可发兵燕州,彻底剿灭反贼李业”

“以壮我大离声威,壮陛下声威!”,兵部尚书刘侬对着高坐在龙椅之上容光焕发的姬灵儿建议道。

“陛下,臣赞同刘大人所言,我们入冬前可是在燕关囤积了几十万石粮草和一百万两军饷,完全可用来攻打燕州!”,工部尚书蔡悠闻言连忙赞同道。

满堂只有武将一列的宇文成都闻言嘴角露出了嘲讽的微笑,心下思量,到时候燕关是谁的还不好说呢。

但这抹讥讽的笑容落在姬灵儿眼里,则是证明宇文成都和刘侬等人不对付的最佳体现。

女帝暗道自已没有选错人。

“陛下,我大离冀州一直太平无乱,人口众多,连年丰收,对战燕州时从此处征丁征粮都不是问题,根本无需担心补给线!”,蔡悠继续侃侃而谈。

“陛下,且听臣一言!”

“冀州虽然没有收到战乱影响,连年丰收,但情况也没有蔡大人说的那样乐观”

“近两年来,冀州百姓可是支援了青州、燕关、并州乃至兖州大营新兵的粮草辎重,耗费甚多,百姓家中也无余粮啊!”,最了解冀州经济情况的户部尚书崔符出言打断蔡悠道。

崔符之所以如此说,是其为人较为清高,不屑于过度压榨百姓。

“崔大人此言差矣,百姓饿一饿肚子和剿灭反贼孰轻孰重?”

“只有剿灭了反贼,百姓才有好日子过,难道冀州百姓愿意像燕州百姓那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

“本官相信冀州百姓为了剿灭李业是愿意再苦一苦的!”

“陛下,臣赞同蔡尚书所言,一定要将李业这个第一个擅自称王之辈抓住剥皮抽筋,以儆效尤!”,刘脓出列反驳道,还说出了女帝最想对李业干的事情。

“崔尚书,国难当前,一切事务都要为军国大事让步,朕相信冀州百姓能理解朝廷的苦心!”,姬灵儿挥手打断了想要继续发言的崔符。

崔符闻言面无表情的退回原位闭目养神,只有礼部尚书钟越轻轻叹了口气。

“蔡尚书,你接着说!”,女帝微笑着示意蔡悠继续说,这就是朝堂,谁的言论对朕有利,朕就让谁说话。

“是,陛下!”

“陛下,我军应该趁着汉军陈兵并州和戎族之时,燕关一线兵力空虚之际,应该在开春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关,夺取,啊不,是光复燕山郡,威逼燕州城!”

“不知各位同僚意下如何!”

“如此甚妙,届时还可以同时从并州发兵攻打汉军,让其两面受敌!”

“我当初就说,李业就是个废物,如今朝廷大军腾出手来,翻掌可灭!”

“是啊,汉军死期已到!”

“光复燕州后将从贼之人及其家眷全部贬为奴隶,以此震慑反叛势力!”

“胡大人所言甚是!”

刘侬和蔡悠阵营的官员们侃侃而谈,崔符几人却是眼观鼻默不作声。

“成都将军,不知你对诸位大人所言是何看法!”,女帝没有直接回应众人,而是问向了站在武将队列中的宇文成都。

“陛下,既然如此,成都就斗胆妄言了!”

“成都将军直言即可!”

“陛下,在臣看来,诸位大人除去崔大人之外,所言乍一听貌似拿下燕州,击败汉军是轻而易举之事!”

“汉军若真的如此羸弱,如何击败异族联军,灭亡蛮族!”

“诸位大人所言的行军打仗其中诸多细节,例如如何调兵,如何运粮,如何征召等却没有任何涉及”

“一堆假大空之言,却迎来大肆赞扬,实在可笑!”

“至于开春转暖发兵之言就是三岁小孩都知道!”

宇文成都说到此处蔡悠就要出列反击,却被刘侬用眼神制止。

作为多年来狼狈为奸的二人,蔡悠读懂了刘侬是想让宇文成都跳的再高点一下将其打趴下。

心思翻转之间,迈出半步的脚又收了回来,继续看着宇文成都发言。

“从并州发兵,诸位了解并州嘛,并州地处北方,地形极其复杂,即使开春后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寒冷期,而且并州和北匈奴刚刚停战没多久,元气大伤!”

“指望并州军击败以逸待劳的诸葛亮军团,并州要出多少人,朝廷要调配多少钱粮才够!”

“难道要为了一个贫瘠的燕州放弃南方数州的大好平叛局面!”

“而且我心里一直觉得汉王没有那么愚蠢,岂会在冬季劳师远征没有犯边的异族!”

“再者说,大家将进攻燕州的大部分筹码都押在了燕关上,万一燕关在我们进攻燕州之前就失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女帝?封我到边关,现在后悔啥!》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