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四十六章:两封信(1/3)
李昭的运气还算不错,在右武卫顺利见到了李景,并向他请来了一道军令。而这将是他此行极重要的保障之一。
解决这件事后,李昭早早回了蓟县李景府上,他打算真的留两封信。
算起来,赵芸茹一行也该到了洛阳,而他还有个活着的爹。既然没拿到天煞孤星的剧本,他就真的需要给家里去个信了。
否则,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他本就难爬的上升路今后将愈发举步维艰。
这个时候没有快递,连邮政系统都无,来往信件都需要依靠熟人托带,数千里的路程足以让寻常人望而却步,真正的“家书抵万金”。
但在李大将军这里自然没有多少顾虑,他多的是人脉帮李昭往东都递信。
先做个问候、报个平安、说下近况,尤其告知那“旌表门闾”一事的来龙去脉。可之后再说什么,李昭却一时没了主意。想想没有结果,李昭便搁置下去,打算写另一封信。
对于这另一封信,他原本有些犹豫,要不要在此时写,会不会太急了些。但因为有了这次被“安排”的任务,他心中多少又紧迫了些。愈发觉得“只争朝夕”才是至理名言。
幸好之前的“醉酒”让他又想起了不少知识,否则以他工作多年的“伪文科生”状态,想写出这封信还是很难的。
写信时,萧宝珠带着一碗茶汤走了进来,恭敬放在李昭的手边。李昭抬头看她一眼,只觉得她愈发有侍女的自觉。
“妾……妾身外出的事情,管家同意了。”
萧宝珠小声嘀咕了一句。李昭开始没听清,随后便忍不住又仔细打量了萧宝珠一番,不由得啧啧称奇。开始还真没看出来,这姑娘的适应能力还是蛮强的嘛。
或许是因刚写完家信,李昭思绪有些感性,也或许是他确实对萧宝珠没什么想法。
于是,沉吟片刻后,李昭对她道:“你踏踏实实在这待满一年。我估摸着,明年吧,朝廷会对高丽动兵,我要随军的。那时候你若是想回草原,我自可放你走。”
萧宝珠立时瞪圆了大眼睛,面露惊喜。
李昭刚刚拿起茶碗,很庆幸自己还没喝上一口。
他有心想提醒下这姑娘:你鼻子上的黑痘要掉啦!但考虑了一下没有刺激她,只是补了一句:“但你要自己想明白,出去后就只能凭你自己,你能不能安全到达草原。”
萧宝珠似是想到了什么,点点头,神色一时又黯淡下去。李昭没再搭理她,把该写的信写完,郑重托付给了管家。
第二日,他起早赶回了军营。
“队正,某等都收拾好了……”张亮对李昭汇报了一句,李昭看他已经换了一把新剑,连铠甲也换了一副新的皮甲,不由得点点头。看来张峻在后勤保障上确实没打折扣。
既是侦查任务,那就断没有披铁甲的道理,一定要保证机动和灵活。反正一旦被发现大概率都是死路一条,披套明光铠和披套皮甲没有本质区别。
他一边打量着其他人的装备,一边对张亮问道:“另外五队都是什么背景,你可知道?”
张亮张口便道:“某打听下来,其中两人乃是是校尉,分别是田树新、柳汴,另外三人都是队正之职,唤作史晋、杜大渊和王惠,这几人都是随大将军征过吐谷浑的,是军中侦查、相敌的老手。但余的便打听不出了……”
李昭点点头,他本也没指望能获得更进一步的消息,张亮能知道这些也就足够了。
他看看天色,对张亮道:“和大家说,咱午后出发。干粮不用多带,够到武历逻城的就行,剩下的到右武卫后再补充。”
张亮明显愣了下,他本以为李昭回来之后会立刻要出发的。毕竟,此次任务六队之间要比的不止是结果,还有速度。其他五队早就已经走了。
可既然李昭下了命令,他便也只好遵从。对其他人做了交代。
李昭自去寻了李世谟,有些消息从李景那得来反而未必准确,听李世谟解释一番对他更有价值。
太阳很快转过了头顶,午后阳光炽热,但未入盛夏到底还在可忍受的范围内。一行人骑马离开了蓟县。
其实对于这趟行程,队伍中没谁心里有底。张亮、张夜叉和石厚都是新卒,张彦雄、徐行俨据说参与过几次征讨,可也从未做过侦查相敌的活计。
这里真正能算作“行家”的居然还得是李昭。但他这个行家到底什么成色,自己当然最是清楚。
但李昭没得选,其他人实际上也没得选。况且,既来了辽东,谁还不盼着个出人头地、加官进爵呢?
于是乎,这小小的队伍便在一股颇为复杂的心态下向辽东而去。
在四周都是更严酷的荆棘时,人总要向着那可能的一丝希望做出尝试。
而就在这支小队伍离开蓟县时,临朔宫的宫门开启,一队队的天子信使也载着最新的皇命奔赴各地。
“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供载衣甲幔幕,令兵士自挽之!发河南、北民夫自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隋崩,我为天下定规矩》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