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21章 重游(1/2)
当夏军大纛被抬到洛阳城下,当近七万夏军战俘被押解而来列队于洛阳东城后,王世充终于放弃了挣扎。
求得李世民允诺不杀,王世充自去尊号,着白衣开建春门,举城投降。
李世民封洛阳府库、点齐河南田粮户口,运回洛仓米赈济百姓,当街斩杀朱粲及其他民怨极大的将领,四方百姓齐聚,欢声雷动。
同被押解至刑场的本还有单雄信,但李世勣、李密两人同以军功为抵,恳求秦王开恩。
秦王当街免了单雄信的死罪,后者跪于刑场看向李密,面有愧色……
收治伤病、安顿地方、安置杜伏威援兵、释放窦建德降卒、奖赏全军将士、招降其他郑国官吏、附庸……桩桩件件都是大事。
刚刚鏖战后的李唐兵将官僚俱不得清闲,继续在冬日忙忙碌碌起来。
长孙无忌这几日只觉得自己脚不沾地似的,与房玄龄、马周、杜如晦、李密等人不断开会、定策、再开会、再定策……
无数问题千头万绪,总没个消停。
但好在此战立下泼天大功,秦王一战定洛阳,败天下。这些忙碌里都镶嵌着金灿灿的价值,故而长孙无忌的嘴角最近都挂着笑容。
如沐春风……
他脚步轻快的跑到洛阳府衙,对侍卫摆摆手便径自而入,没等通报。
近些日子,秦王都在此处办公。他有一批文件需要李世民决策,故而寻了过来。
跨过门槛时,这位已不年轻的文士竟是俏皮的跳了过去,看着四下无人自顾自笑了出来。
可刚刚进了衙门,李世民的亲卫便过来告知,李世民并不在衙邸。长孙无忌询问其去了何处,亲卫却也讳莫如深。
长孙无忌一时沉默,脸色稍显困惑。
他心底一丝疑虑再度浮现。总觉得这近些日子里,秦王颇有些神神秘秘,不知到底在忙碌些什么。
洛阳明义里,一间早已荒废许久的宅院内。李世民、李昭、李密、杜伏威连同昔日的夏皇窦建德俱都围着一张石桌坐在一起。
本应沦为阶下囚的窦建德此时却颇有些座上宾的待遇,面前石桌上还放着一把干果,似是他刚刚才听完某些建议,此时正自沉思。
许久,他看向李密又回头看看杜伏威,有些迟疑道:“此种谋划、制度,亘古未闻,能行得通?”
杜伏威张了张嘴没有说话,扭头去看李昭和李世民。
李昭只是脸上带着笑容,没急着答话,李世民则更加矜持,捧着一支茶杯慢条斯理呷着茶水。
反倒是李密,轻笑一声开口道:“夏公,汉王此策也并非异想天开,无非将御史台之权拆予勋贵、才俊。将刑名之权申明单列而已。
“算不得亘古未闻。
“况且连秦王都已站在我等身边,既然你被俘获的消息尚未昭告天下,禀明庙堂。足以彰秦王、汉王之诚意。
“你还犹豫些什么?再说,你还有的选么?”
窦建德愣了愣,讪然一笑。
随即,他点点头,叹了口气道:“真若如此,我等败者好歹可落个善终,也不枉多年拼搏,推翻暴政。”
说到这,他顿了顿,发现孟海公、王世充并不在今日讨论的坐列之内,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窦建德愈发心安起来。
果然,李昭与他说的这件事似是真的。未来每一个位子都金贵得很,并不是无来由的馈予他人。
众人随后又议论了一番细节,着窦建德写了一封手书后这才散去。
李密很是识趣,拜别李昭、李世民后与杜伏威各自而行,并未同路。
李昭与李世民则没急着上马,在杨病已及李世民的亲卫护持下,缓慢走在明义里残败的街道上。
李世民回望一眼,看着对面愈发破败的蜀王府,再看看曾经时常光临的李家宅院,轻声一叹道:“洛阳户口去了十之八九,当年三万余家现在只剩下不到三千,可怜、可叹啊……”
李昭点点头,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对洛阳惨状,他也早已心知肚明。
入城后,他还专门去寻访过。可惜,昔日的洛阳李氏此时已近族灭,虽说本就没有什么亲属感情,可想到这里也确实令人伤心。
伤心事没必要多提,活着的人总要向前去看。把能做的事情做好,把该做的事情做完。
对他来说,之前所有铺垫能做的都已经做了,接下来就要把这天下的规矩立住。
让李唐政局平稳,让父子、兄弟不再相残。让李世民今后可以锐意进取,但不至无人可制……
总之,尽己所能,让这历史不留遗憾。
他转过念头,道:“窦建德同意入伙,这天下便算基本安定了。李子通、徐圆朗等人都不过跳梁小丑,歇养一阵后,灭之不难。”
李世民点点头,道:“解决了长安事,接下来,就该恢复生产,整饬民生了。”
“哪儿有那般容易,你当突厥会这般轻易死心?”李昭笑了笑,道:“不过,大战已毕,接下来都是巩固功夫。
“再说,也别掉以轻心,新的制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隋崩,我为天下定规矩》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