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八章 刘渊(1/2)
好书推荐:
黎亭。
匈奴汉王刘渊的行宫。由本地大族的豪宅改建而成。 堂上,首座上一个高大魁梧的老者,便是刘渊。 其年逾五十,然面色红润,仪表仍有丰姿。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长长的胡须,飘逸光泽,色白如雪。 刘渊,字元海。其父,乃南匈奴左贤王刘豹。这一脉,称为冒顿单于之后。以汉时嫁公主和亲,故以刘为姓,称汉之外甥。 刘豹死后,晋武帝以刘渊代父职,为匈奴左部帅。 王乱时,刘渊在邺城,依附成都王。 时,东海王挟帝东征邺城,在荡阴大败。而后,司马腾联合王浚攻邺。 刘渊趁势,向成都王许诺以匈奴部相助。成都王悦,任之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 永兴元年(304),刘渊回到匈奴左部所在的西河郡离石。南匈奴单于庭也在离石的左国城。 刘渊先称大单于,又在左国城南郊筑坛设祭,建国曰汉。自称汉王,年号元熙。 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又祭祀汉室的三祖五宗。 三祖五宗,分别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汉太宗文皇帝刘恒,汉世宗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宣皇帝刘询,汉显宗明皇帝刘庄,汉肃宗章皇帝刘炟。 至此,一个胡族建立的帝制政权诞生! 在这堂下,都是他的大臣。 有匈奴人,也有汉人。 前者如丞相刘宣,尚书令刘欢乐,御史大夫呼延翼,大司农卜豫,黄门郎陈元达。 后者如右仆射王育,大鸿胪范隆,太常朱纪,黄门郎崔懿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两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大汉。 一为刘渊四子刘聪,为鹿蠡王,抚军将军。 一为刘渊养子刘曜,为建威将军。 刘渊此时的面色略带忧愁。他举起酒爵,邀群臣共饮一杯。 酒爵里,盛满的葡萄酒色泽透亮,味美甘醇。 若是平日,好酒的刘渊定先痛饮几杯。如今物料不丰,这样的美酒也多日未饮了。 然而,他只饮了小口,便觉得食之无味。 待众人饮毕,他放下酒爵,朝大司农卜豫问道,“卜君,今次运回离石的物料,可还好?” 卜豫连忙应答,“回大王,一切顺利!” 刘渊又问道,“太尉可还好?” 卜豫再次回道,“太尉身体已然恢复过来!前次太尉身体不豫,也是心忧离石粮食。” “今有大王在黎亭运粮,离石供给已无大碍。心疾去,身体自然也康健!” 刘渊点点头。 离石在西河郡,距此地,路途遥远,路上没有出现差错,让他心松一口气。 历时一年多的大饥荒,让并州荒无人烟。同时也让刘渊损失惨重。 好在刘渊当机立断,留太尉刘宏、护军马景守离石,照顾老幼病残,而他则带着大帐部众,直捣上党。 上党不愧是并州粮仓! 那满仓满阁的粮食顿时解决了他所有问题。 于是,刘渊停在黎亭不再走。 刚开始,刘渊想着一鼓作气攻下整个上党。但壶关山险、潞县坚城,致使大军久攻不下。 最后只得放弃前策,换用新的策略。 不攻坚城,只四处用兵劫掠,抢粮囤积。 所得粮食一部分留为己用,一部分使大司农卜豫运回离石。 但随着时间推移,情况再次不太乐观。 饥馑仍在持续。 黎亭的粮食已经逐渐被消耗殆尽。如今,多是之前出兵劫掠所得剩余在支撑。 另一方面,晋室的司马腾不敌,却带着大量并州民众逃离。 虽然没有司马腾与他对抗,只待粮草足够,恢复元气后,他就能轻取并州。 然而,他不禁担忧。哪怕天灾结束,没有足够的民户,产粮又如何恢复? 到那时,无粮可食,恐怕必须要孤注一掷,冲出并州去! 刘渊满腹心事。自起事以来,虽然实现了野心,但他也常感叹时运不济。在兵锋刚利的时候,突遇天灾。 若不然,时至今日,他恐怕已拿下晋阳,雄据并州。 想到晋阳,他内心又一阵烦乱。 刘渊按下内心的思绪,朝堂下问道,“诸君且说说晋阳之事罢!” 前将军刘景来消息称,晋阳来了新刺史,是昔日名满洛阳的刘琨刘越石。 见无人应声,刘聪则开口道,“阿耶,打罢!” 此事,已商议了两日,还未拿定主意。众人该说的其实都已经说过了。 却见刘渊迟迟不表态。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刘渊看着儿子,再看看其他人。 堂下大多数人,都是想打。 但他十分犹豫。打就需要粮食! 晋阳之前什么情况,他很清楚。 司马腾临走前,已将整个太原郡搜刮裹挟干净。晋阳之残破,如同鸡肋,食之无味。 所以,他才没在司马腾逃后,趁机用兵,占取晋阳。 占了还要守! 一旦攻占,作为州治,被“反贼”收入囊中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晋末太宗》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