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883章 舍本逐末,兵临城下(1/3)
为了进一步增加胜算。
窝阔台专门檄告天下,号称以百万之兵征讨大秦。并以宗主国的名义,勒令宋廷发兵参战。
收到檄文之后,赵昀本人是偏向于组织兵马找回场子的。
奈何因为江夏惨败,他不仅没捞到灭掉金国替祖宗们报仇的功绩,还白白割让了江淮地区。
加上之前史弥远给他挖的坑,导致赵昀声望一路下跌。
所以他刚露出参战的倾向,立马引起了朝堂诸公的激烈争执。
有人认为大秦虎视眈眈,威胁太大,确实应该参战。
也有人认为大蒙古国同样野心勃勃,而且刚灭掉金国气势正盛,威胁程度比大秦还大。若是没了大秦,下一个必然是大宋,绝对不能参战。
还有人觉得坐山观虎斗,明显更符合大宋的气质和利益。
各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相互扯皮拉后腿。
就连一向铁板一块的保皇党内部,都无法统一意见。
满朝臣工在是否出兵这件事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主打一个全民参与,就是不能真让哪派的人把事办成了。
但是在一个问题上,他们却很快达成了一致。
那就是征兵扩军。
大宋原有超过八十万正规军,失去西川后少了二十来万。
接着又失去荆襄、两广、江淮等地,直到江夏大败好不容易凑起来的二十万大军又全军覆没。
算上有进有出,如今龟缩在江南的宋军,‘只’剩下不到五十万军队了。
多么?
其实挺多的。
但是光拱卫临安府的军队就差不多用去了三十万,而且吃空饷问题严重,这么一算确实就捉襟见肘了。
如今大蒙古国一下号称出兵百万,非但没有成功鼓动宋廷出兵,反过来还吓坏了朝堂上的那帮大人物们。
作为枢密使的赵范,是少有几个并不赞同盲目扩军做法的人。
他很清楚一旦大规模扩军,如今好不容易通过侵占土地稳定的经济立马就会崩溃,社会矛盾也会进一步尖锐化。
与其恐慌性扩军,不如在现有基础上勤加操练,研发和增加更加优秀的武器来提高战斗力。
但可惜,此时扩军俨然成为了朝堂诸公最后一块保全尊严的遮羞布,把责任推给兵力不足,自然就掩盖了胆怯和恐惧。
这样的滔滔大势下,区区一个赵范又能改变什么呢…
赵范从没有这般感到无力过。
他本以为现在的朝堂上都是些夸夸其谈、爱惜羽毛的菜鸡,像他这样的人来到后将会如鱼得水。
即便不能成为权臣,也会成为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一员。
结果却处处受限,有一道无形的枷锁,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等等,停下车。”
行至涌金门附近,赵范望着御街旁的几家官邸突然想起一人。他迟疑片刻,下了马车来到一间写有‘孟府’的府邸外敲响了院门。
不多时,一个孔武有力的健仆探出头来,在看到赵范后愣了一下,随后恭敬的作揖道:“小人见过赵相公。”
“你认得我?”
“小人随老爷在淮东从军时,见过相公。不知相公来此何事?”
“难怪长得这般雄壮。”
赵范随口赞了一句,然后看着门内说道:“我路过此地,想来看看故人,不知可否方便?”
“这恐怕…”
“让他进来吧。”
守门的汉子刚想着怎么拒绝赵范,却听身后传来一个声音。于是忙让开身子,朝他躬身延请道:“相公,请进。”
赵范听出那是孟珙的声音,心中不由微微一叹。他就知道,孟珙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失心疯的。
他走入院中,看到正在庭院中修剪盆栽的孟珙,走过去问候道:“璞玉兄,好久不见了。”
“确实好久了,自扬州一别你我确实不曾再见过面。说起来是我失礼,武仲兄高升都没有曾去恭贺过。”
赵范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会介意。
其实他知道孟珙的处境从始至终都不好,当日被卸职召回临安后便一直处于被排挤和闲赋状态。
说起来,此时的孟珙在职务上是枢密院副使,和他还是正副级的关系呢…
见孟珙随口应付后,依旧在认真地修剪盆栽,赵范莫名来气。
终究是忍不住嘲讽道:“璞玉兄倒是好雅兴,宁可不惜装疯卖傻也要躲在这里自图清净。这可和我认识的那个力挽狂澜的孟帅,判若两人啊。”
“呵呵…”
孟珙将最后一根影响盆栽圆润度的枝丫剪去,方向剪刀说道:“朝堂有了台阶,而我得了清净,这样不好么?”
“好?若是由你主持江夏大局,大宋未必会有今日被动的局面,你又何必如此自暴自弃!”
“武仲兄真的以为,我能回江夏去么?”
孟珙神情平静地说道:“当初谁都不会料到曾从龙会败得那么快,朝堂诸公怎么可能会同意我去主持江夏大局,掌控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宋贼》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