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章 鬼才出世,风波再起(2/4)
的情报。
“曹操不仅是在试探,还在故意散播恐慌。”林若曦若有所思地说道,“他知道我们已经发现了他的探子,现在故意用这样的言辞来扰乱我们的军心。”
刘备听后,脸色愈发凝重:“若真如姑娘所言,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防止敌人进一步渗透。”
林若曦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建议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布下一个疑阵,让曹操误以为我们正在做某种准备,故意让他产生错觉,判断错误,从而暴露他的真正意图。”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点头道:“姑娘此计甚妙。我们可以在城内制造一些假象,暗示我们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军事部署,同时通过一些假消息传递给敌方的探子。”
刘备赞同了这个计划,当即下令在城内进行一系列虚假的军事演习,并故意让一些可疑的消息流出。这一切看似紧张的部署,实则是在布下一个庞大的迷局。
很快,曹操果然上当。他误以为刘备军正在做大规模的军事准备,判断刘备可能即将发起一次重要的攻势。于是,曹操决定提前动手,向荆州发动突袭。
然而,当曹操的军队悄悄逼近荆州时,却发现荆州城内一片宁静,没有丝毫异动。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已中计了。
曹操恼羞成怒,但也不得不佩服对方的智慧。他暗自下令,撤回了所有已经潜入荆州的探子,并开始重新审视刘备军的策略。此时,他对林若曦的存在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她除掉。
而这一切,林若曦和刘备并不知情。他们虽然成功地欺骗了曹操,但也因此让自已成为了曹操下一个目标。
曹操的失败消息传到了东吴,孙权对此深感不安。刘备军中竟然有如此智慧的谋士,这让孙权感到威胁重重。他深知,如果让刘备进一步壮大,必将威胁到东吴的地位。
“刘备的身边究竟有何人如此厉害,竟能轻易识破曹操的诡计?”孙权皱着眉头,在大殿上问道。
手下的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但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就在此时,鲁肃站了出来,冷静地说道:“主公,据我所知,刘备军中最近出现了一位名叫林若曦的谋士,智慧非凡。她不仅策划了荆州的防御,还成功挫败了曹操的计谋。”
孙权听后,脸色微变:“原来如此。此人不除,必成大患。”
鲁肃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主公,不如我们趁曹操败退之际,派出密使前往荆州,假意与刘备结盟,实则试探此人。若能将她策反,最好不过;若不能,便趁机除掉她。”
孙权听后,觉得此计颇为可行,便决定立刻派遣密使前往荆州,展开这场暗中的较量。
而此时,林若曦仍然专注于荆州的防务建设,并未察觉到东吴的阴谋正在悄悄向她逼近。
几天后,东吴的密使来到荆州,带来了孙权的结盟意向。刘备对这个提议感到颇为意外,但出于对局势的谨慎考虑,他决定暂时接纳密使的提议,并安排林若曦与其会面,进一步探查东吴的意图。
林若曦在会面时,密使表面上表现得极为友好,但她敏锐地察觉到,对方的言辞中暗藏着试探。她意识到,东吴并非单纯前来结盟,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其他动机。
于是,林若曦决定反客为主,故意在交谈中透露出一些虚假的信息,暗示刘备正在考虑与东吴进一步合作,并愿意分享荆州的部分资源。她的话让密使产生了错觉,误以为林若曦对东吴有较好的印象,便决定进一步接触。
然而,就在林若曦与密使进一步接触时,突然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密使开始暗中向她提出一些“友好”的建议,比如前往东吴与孙权面谈,以促进两国的合作。林若曦表面上欣然接受,但心中却暗自提高了警惕。
几天后,密使突然在一次宴会上悄悄向林若曦递上一封密信,声称是东吴内部的重要情报,必须由她亲自带回刘备处。林若曦接过密信,心中却更加怀疑,她觉得这封密信来得太过突然,仿佛是东吴在故意设置的陷阱。
那晚,林若曦回到自已的房间,仔细端详这封密信。她发现密信的封口处隐约透出一些不寻常的光泽,似乎被涂抹了某种特殊的药物。她心中一惊,意识到这封信很可能是东吴用来试探甚至暗算她的工具。
林若曦立即做出了一个决定,她将信件重新封好,放在一旁,打算明日向刘备汇报此事。她知道,事情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而东吴的真正意图,远不止结盟那么简单。
翌日,林若曦向刘备汇报了密使的行为以及那封密信的异常之处。刘备听后,眉头紧锁,心中暗暗担忧。他立刻命令加强防备,并下令密切监视东吴密使的一举一动。
与此同时,林若曦开始对密信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她仔细地在灯光下翻阅信封的每一寸,突然在其中一角发现了一条极细的丝线。这条丝线几乎不可见,但林若曦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它。她小心地将丝线从信封中拉出,发现这条丝线竟然连接着一个极小的金属装置。
她将这个装置拆开,发现里面藏着一小片极其细微的刀片,上面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三国智勇无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