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9章 淳于长大肆结交 扩大势力(1/2)
淳于长变成了有钱人和有爵位的人。
他也开始交朋友---这种事岂能王莽独享。但长安城的老一辈基本都被王莽交遍了,淳于长不想再去,吃人家嚼过的饭有什么意思。淳于长选择长安的年轻一辈交往,比如萧望之的儿子萧育,风头很劲。还有各地诸侯,各地方官来长安朝拜、开会等等,淳于长也会凑上去,送东西,攀交情。
如此一两年之后,淳于长名满全国,知名度绝不亚于王莽,尤其在长安城新势力和各地官员的口中。
或者说,淳于长和王莽的竞争,忽然公开化了。当然俩人见面还是表哥表弟,客客气气。
不过淳于长不屑于王莽那种苦行僧式的生活,他喜欢享受生活,妻妾成群,歌舞升平。
淳于长有了自己生活重心,有了自己的靠山---比如皇帝、赵皇后,跟他的舅舅们渐行渐远了。
王家的舅舅们,也快死绝了。
王音接替王凤干了八年,做事风格和王凤完全一样,除了更谨慎小心一点,所以王音的身后名比王凤要好一些。王凤怎么做事的前文有描述,不再赘述。王音之后,按兄弟排行,该是王谭,但王谭最近刚死;王谭之下是王崇,但多年前王崇就死了,前文提到过;所以接任的是王商,没多久王商也病死了;接任的应该是王立。但就在王立这里出问题了。吃王家饭的众臣提名王立,被刘骜否了,坚决不同意---前文提到过,刘骜的权力并没有被绑架,他真想用还是有效的。最后接任的是刘骜自己提名的王根。
因为王立有非常严重的案底。他不像其他舅舅,生活奢侈一点,这种事可大可小,不算原则性问题。王立是搞得非常过分。
几年前,南郡太守李尚受王立指派,开垦了几百顷荒地。荒地嘛,谁开垦了算谁的,地方官开垦荒地是正经的政绩工程,这种好差事李尚求之不得。但问题是这几百顷地里有民田,哪还用得着他再去开垦,属于被开荒,但是李尚都算到自己头上了,当然,也就等于算到王立头上了。
王立上书刘骜,我在南郡开垦了几百顷荒地,准备送给当地老百姓。
刘骜批复,国家不能白要你的地,由南郡政府按照耕地的时价,出钱买。
政府采购大概应该是个什么价格,就不用多说了吧。反正最后合计算下来,这几百顷的收益,比按照时价算,大概多了一个亿。当然,他们报给相关部门的文件里,都是按时价算的。
这件事被当时任丞相司直的孙宝知道了,当即上书刘骜,红阳侯王立、南郡太守李尚合谋利用政府采购契机,中饱私囊,金额上亿;且李尚在开垦荒地期间,有强占民田的嫌疑。
朝堂之上公开上书,刘骜不得不查。最后查出来案情竟然属实。判决结果,罪名当然都让李尚担了,王立那叫不知情。李尚判死刑,王立什么事都没有,但至少在刘骜那里留下了案底,所以他失去了做大司马大将军的机会。
孙宝最近刚被升任京兆尹,王立觉得这是个大好机会,可以报当年之仇---王家老一辈儿里,王立算小肚鸡肠的一个,王逢时是最笨的一个。京兆尹这个位置,太容易找到理由攻击了,前文写到过无数,就不提了。王立正在给孙宝罗织罪名,有人告诉他一个消息,淳于长和孙宝搭上了,而且走得很近。
王立破口大骂,兔崽子王八蛋淳于长,当年我栽在孙宝手上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不帮我报仇还去结交,我是你舅啊,太不孝了。
王家兄弟子侄都是同气连枝,几乎就没闹过内部矛盾,王立讨厌淳于长,就不能指望王根去欣赏淳于长,尽管王根知道王立和淳于长为什么不合。王根现在是王家的大统领,他态度如此,对淳于长来讲绝不是好事,再说王根作为长辈对淳于长本来就知根知底。但淳于长觉得无所谓,他背后有皇帝,还有他在政界日益增强的影响力,还有他自己的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前途无量。
淳于长去结交孙宝,无非也是继续扩大影响力的考虑,孙宝刚升任京兆尹,淳于长赶在王莽之前去结交这个长安新市长,再正常不过。
但这个孙宝,并不是烂人,不但不是烂人,他是刘骜亲自点过名的优秀公务员。孙宝是颖川人,颍川中原第一大郡,自古出人才,前文有提及,所以孙宝的为官之路就是经典的读书---推荐---从政---努力---晋升……当年他上奏章弹劾王立和南郡太守李尚,完全是在尽职尽责。孙宝在广汉郡做过一任太守,当地人无论官员还是百姓,甚至附近的少数民族,对其评价都非常高,要不然他也不会被升任京兆尹。孙宝也知道京兆尹难做,一个不小心就是四面炮火,人头落地,所以他希望最好能有个靠山,淳于长正好这时候伸过手来了,两个人属于互有需求,没有谁对谁错。
经过王章、冯野王、刘向诸人的事件后,帝国的官员们,尤其是中高层官员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刘骜这个皇帝靠不住,我给你卖命,可能最后真被你卖了命---虽然我知道你也是不情愿。所以官员们要么独善其身,比如王尊;要么找别的靠山,比如谷永之于王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西汉爆浆史》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