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51章 取宝(1/2)
好书推荐:
3000万的项目,对当地还是有吸引力的。·x\4/0\0?t!x·t*.?c`o,m′
特别是苏河乡,非常积极配合。再加上有赵小麦舅舅的帮忙,一路绿灯,事情进展很迅速。很快就签了协议,项目落地。顺利把矿洞周边1000多亩林地承包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请施工队,把上矿洞的山路修好,保证福特猛禽能顺利开到矿洞口。同时把矿洞前面的一块地平整好。然后以利用矿洞存储物料为由,王景行让工人把矿洞内从洞口到椭圆形采矿场这段将近500米的路填平整。再围着矿洞口建了一排的彩钢活动板房,作为公司在种植基地堆放材料的地点。板房外还特意围了一道围墙,这样即便有人过来,也没办法直接到洞口。这点工程几天就完工了。王景行把王志成、王学武和汪文斌全部打发回去。之前对王志广说也是过来看一下。没想到直接就敲定了。王景行让他回去准备,等通知了再过来。然后,就开着猛禽来到矿洞。车子停在围墙内,把围墙门锁好。从猛禽的后斗卸下一辆越野式四驱小型叉车。直接开到藏宝处。¥小?说¥|¢宅=_ ¥?更*·新2|最-快3a(然后来到石门外,蹲下身用锤子轻轻敲击石壁最下方一块石砖。石砖顺利被敲到里面,石壁露出一个空洞。王景行把手伸进去,找到一条铁链,用尽全身力气一拉。顶着石门的某处开关一松,石柱掉到地下的凹槽中。王景行起身,用力一推,石门便打开了。王景行透视一圈,没有什么暗器开关,就是简单的一个石室。石室内整整齐齐堆着两百多口樟木箱,箱盖上的桐油石灰结着龟裂纹。王景行隔着木箱透视,发现最多的是金条和银冬瓜。最外面的是一箱金条,准确说应该是大金锭。整体呈束腰马鞍形,两端上翘如翼,中间内收,既符合满族“鞍马立国”的象征意义,又便于码放与搬运。金锭长约15厘米,两端宽度约8厘米,中间束腰处宽度6厘米,厚度2厘米。边缘圆润,表面平滑,呈现出浓郁的赤黄色泽,因为时间久远,形成一层自然的栗色包浆。正面刻有“足金壹佰两”铭文。背面则是“顺治三年”。按清朝库平两标准,100两金锭总重是3730克。除了金锭,更多的是银冬瓜。?[2?μ8¥看:书ˉ×|网e? ?无?′错@?内\容?\整体造型取法自然,瓜身微曲,通体浑圆饱满。长度约在25厘米左右,直径大概15厘米。体积相较于普通的冬瓜要小好多。银质色泽莹润,因经人工打磨与自然氧化,表面呈温润的霜白色。瓜身阴刻“大清顺治三年敕造银冬瓜岁以为常”。底部刻有“一千两”“内务府造”字样。一千两那就是37.3公斤,还挺重。 此外就是玉器、宝石、金器、瓷器、青铜器,以及佛像和萨满教的一些法器。全都是可以长期保存的。字画和书籍一件都没有。王景行没有考虑太多,拿起随身携带的麻袋,就从最外面的金锭开始装。开着叉车运到福特车的后斗。装好后,把卷帘盖盖好。一车车往别墅运。金器、青铜器和瓷器则要用泡沫棉包好,塞到纸箱子里,一件件小心翼翼运回去。如此一日不停,折腾了半个月,才把两百多箱珍宝全部运到别墅。王景行数了数,金锭足有一万个,就是一百万两黄金。银冬瓜也有一千个,一百万两白银。估计是多尔衮把入关后掠夺的金银都铸成金锭和银冬瓜,然后偷偷运回关外。以防中原战败后,作为退回关外的军资。除了数量最多的金锭和银瓜,还有不少金器。其中最贵重的是一套唐代金编钟,足足12枚。钟体大小依次递减,最大的一枚编钟身高23.6厘米、钮高6.6厘米、通高30.2厘米。每枚编钟的钲部都錾有“九霄环佩天宝九载造”9个字。最大那枚“黄钟”还錾有28字铭文,记录铸造背景与礼乐意义:“维天宝九载,皇帝御含元殿,诏少府监铸金钟十二,以应十二律吕。”这套编钟历经千年仍能保持完整形态与清晰铭文,更凸显了唐代金属工艺的卓越成就。天宝九载正值唐玄宗统治中期,含元殿为大明宫正殿,是唐代举行重大朝会、祭祀的核心场所。而少府监是掌管宫廷手工业的最高机构。铭文明确记载了编钟的铸造背景——由皇帝亲自下诏、皇家作坊督造,专为配合“十二律吕”而制。金编钟以黄金为材,铸造难度远超青铜。12枚编钟需保持音准精准,对每枚钟的重量、厚度、弧度均有严格要求,稍有偏差便会影响音律和谐。编钟自西周以来便是“礼乐重器”,金编钟以黄金为材,本身就极其稀有。唐代皇室御制、完整12枚一套的配置,更使其成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从透视开始暴富》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