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184章 陛下有召(2/4)
迁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读。”可见历朝历代对皇子侍讲要求都是极高的。
李凌峰这才想起永德帝的几位皇子都还没有封王迁居宫外,这会儿年岁与自己相差不大,都还在国子监学习治国理政呢。
“什么时候?”
李凌峰眯了眯眼,永德帝要为皇子选侍讲,到时候去的人肯定不少,四位皇子如今都在国子监学习,他刚上任,倒是一位也未曾见过。
何崇焕摊摊手,“具体时间还不知道,只是这事陛下之前就提过一次,最近礼部那边在挑日子,反正也就这几天了。”
两人正说着话,藏书阁外突然一阵喧闹,少顷,阮泽就领着一名小内侍走了进来。
“李大人,快快快,这位内侍大人带来了陛下的口谕。”
陛下的口谕?
李凌峰与何崇焕一惊,两人立即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李凌峰几步向前就要跪地迎接圣旨,被内侍太监连忙制止住。
“李大人,无需多礼,也不是什么旨意,陛下口谕,宣你去御书房。”
对永德帝召见自己的事,李凌峰并不意外,之前返乡时在常宁郡被威猛山的山匪绑架,差点丧命,那天在早朝上提到此事后,他回去就趁机写了一封奏折弹劾常宁郡的县令冯卫。
永德帝看了奏折定然会召见自己,只是早晚的问题罢了。
何崇焕也是知道此事的,当日威猛山被大火烧尽,寨子里的人几乎都惨死,不过还好当时留下了冯卫的书信,冯卫勾结威猛山山匪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这件事肯定不能就这么过去了,李凌峰也想借机查出背后的主使之人。
“劳烦公公带路。”李凌峰向小内侍做了个请的姿势,又转头对何崇焕眨了眨眼,便跟着内侍去御书房回话了。
翰林院中众人见李凌峰又被内侍公公叫走,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着,上次李凌峰去了御书房,就说赵云程是奸臣伏诛,这会儿又去御书房,不知道又有什么好戏看了。
“要我说,李大人那也是权宜之计,换做是你们,陛下问询,又有彭相在一边,指不定这会儿也和那赵云程一样,坟头都长草了。”
几人听见罗意这么说,对他翻了个白眼,咂了咂嘴,“罗大人,平日里也不见你与李大人有多相熟,之前对陛下看重李大人的事也耿耿于怀,怎么如今却说起他的好话来了?”
“是啊,你看阮大人都还未开口,你却如此三心二意,两面三刀,也不知道,李大人领不领你的情。”
阮泽被点名,却也懒得搭理他们,这院中虽然大家学识都不算低,但很多人对于政治斗争方面都是纸上谈兵的酒囊饭袋,只有这位新来的李凌峰,有几分意思。
罗意冷冷的瞥了他们一眼,李凌峰年纪小却高中状元,如今也受陛下看重,他对此有这想法也不为过,只不过,不像这些蠢货,都快把“嫉妒”二字写在脸面上了。
“我说翰林院内怎么一股子酸味,说我耿耿于怀,那也好过你们这种背后编排别人是非的小人之举?还妄称君子……”
罗意嗤笑一声,惹得几人恼羞成怒,作势与他理论一番,但他本人却直接转过身回去整理文书了,看也没在看几人一眼。
院内的争执何崇焕知道,但他却没有作口舌之争。李凌峰本来就被长官欧阳濂不喜,再因为几句口舌与翰林院中的众人结怨就更不值当了,闹大了也没有好处,几句文人酸话,李凌峰自己都不在意,他没必要强出头。
这边李凌峰在去御书房的路上,不知道自己离开以后因为频繁被永德帝召见招了妒忌,导致翰林院中众人起了争执,不过就算他知道,恐怕也只会一笑了之。
与此同时,彭府内,彭桦在得到今天下午永德帝要召见太子殿下问策的消息后,思虑再三,都觉得这是一个将夏玉从浙洲递来的折子呈上去的好机会。
确实,就像彭桦说的一样,这封奏疏他们瞒不了,必须要呈给陛下。
杜仲明是太子府詹事,他去浙洲盯着‘改稻为桑’这件事,太子府以及欧阳濂等人都是知道的,太子也收到了杜仲明寄来的信件,说了夏玉给朝廷写了奏疏送进京里的事。
“老师,还真让你说对了,此事对浙洲的百姓不但无利,反而有害。”
太子府内,丹阁大学士欧阳濂、刑部尚书张兆奎、太常寺卿乌旬等一干人等齐聚一堂,太子楚慎坐在上座,手中拿着的正是太子府詹事杜仲明从浙洲寄过来的信件。
欧阳濂听见楚慎的话叹了口气,“国库空虚,工部的那些烂账还是报了,当初彭桦在朝堂之上提出‘改稻为桑’的计策时,我便有些奇怪,如今才后知后觉其中的不妥。”
楚慎看完手中的信,递给了张兆奎,张兆奎接过后粗略的看完,听见欧阳濂的感慨,开口道,“本以为今年有个好开头,没想到这改稻为桑的国策颁布以后,反而对浙洲的百姓不好。”
“从京城到浙洲一路都是彭桦的党羽,如今他们竟然想让丝绸大户用粮食去换百姓手里的土地,这一亩桑田的收益是一亩稻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寒门少相》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