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剑出福威,在下林平之 > 第47章 善良的我,就是天地唯一真理!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章 善良的我,就是天地唯一真理!(1/2)

目录
好书推荐:

苗墨斋!

原本林平之还不能理解,苗云客栈的掌柜为何非要告诫他不要在苗墨斋中闹事。

或者说,那掌柜为何会认为他会在苗墨斋中闹事。

原来不是苗墨斋的东西不好,喜欢以次充好,坑害外地人。

而是苗墨斋大堂中挂的那幅字太诱人了。

苗云客栈的掌柜害怕他铤而走险,为了那幅字跟苗墨斋的人起冲突。

“格物致知!”

笔墨雄赡,超逸绝伦的四个大字,如刀劈斧削一般苍劲有力,好似有将天地秩序纳入其中,一撇一捺,有力顿挫,震撼人心。

“这幅字,绝对是一位书法大宗师的巅峰之作。”

林平之在看到这幅字画的瞬间,脑海中就生出了这么一个念头。

不过很快,他的这一念头就被打消,心中忍不住升起一个难以置信的猜测。

“掌柜的,这幅字莫非是朱子的墨宝?”

林平之一脸震惊的看向苗墨斋掌柜,震惊到极点。

苗墨斋掌柜看到林平之脸上的震惊之色,一脸傲然道:“不错,这幅字便是朱圣留下的墨宝,也是我苗墨斋镇店之宝。”

他也没问林平之为何知晓这幅字是朱子所留。

因为贵阳城中知晓此事的人太多了。

根本就不是什么隐秘。

很多来自中原的读书人,乃至是来自中原的大明官员,前来他们苗墨斋,就是为了能够一睹朱圣墨宝。

甚至他们苗墨斋能成为贵阳城中的第一书坊,这幅朱圣墨宝也是厥功至伟。

“格物致知,太极之理!”

“一气分二气,动为阳,静为阴,又做五行,散为万物。”

“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皆为形而下之器也,各有道理。”

“所谓格物,便是以形而下之器,穷得形而上之道理。”

林平之没有理会苗墨斋掌柜的傲然自得。

他看着眼前的“格物致知”四个字,脑海中却是浮现出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在后世,很多人提起朱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这两个观点,并将其视为朱熹理学的核心思想,怀着批判的态度来看待它。

事实上呢?

事实上,这两种思想跟朱熹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出来的。

而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则是二程提出的。

朱熹的理学思想则是“格物致知”、“理气论”、“动静观”、“人性二元论”四种,其中格物致知是核心,余下三种为补充。

他赞同二程的“存天理,灭人欲”观念,也不是说要了追求天理,彻底灭绝人的欲望。

而是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不要把主观意志凌驾在客观规律之上,强调要通过道德理性调节人们的物质利益观,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在朱熹的理学思想中。

什么格物致知呢?

他认为的格物致知,是通过观察天地万物和自然现象,进而总结出天地运行的规律。

想要寻找到真正的“道”,就必须认为对天文、地理、生物、农业、气象等万事万物都要研究,而不是说像王明阳那样坐在竹子前一直盯着看,最后什么都没看出来,就说格物致知是错的。

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通过风花雪月,总结出四季变化的规律,才是格物致知。

事实上。

这个问题想想就能明白。

如果朱子理学真的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那么简单,朱熹也不会被誉为儒家圣人,被后世的儒家士子共尊了。

规矩,规律,秩序!

以秩序维护天地,而不是依靠人心道德治世。

这才是朱熹的朱子理学核心。

林平之想着朱熹的朱子理学,忍不住又对比了下王明阳的明阳心学。

心中不由生出了这么一个念头。

明朝亡于王明阳!

当然,这个观点并非林平之提出来的,而是明末清初很多文人士子对明朝灭亡的总结。

他们认为,晚明社会的混乱完全归咎于王阳明的邪说,王阳明及他的门徒都以新兴的圣人自居,反对古训,败坏了公德。

儒学大家张履祥,直接把明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三点:“党争,流贼,王阳明的《传习录》。”

顾炎武说王阳明的致良知说,使许多知识分子流于空谈,这个“清谈”导致了亡国。

在王明阳的明阳心学兴盛之前。

明朝的文人士子们,或者文官集团们哪怕有结党营私,彼此明争暗斗,架空皇权,其主要思想还是好的。

大部分的文人都重名望,轻生死,有遵循朱子理学的“格物致知”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剑出福威,在下林平之》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