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大明:我真不想当侯爷啊 > 第17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7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1/2)

目录
好书推荐:

李增枝处理完这一摊子琐碎之事,回到自己家中。

说来也怪,自己自从当上县老爷之后,北平知府张昺除了派了个人知会自己一声之后,便对自己敬而远之,不闻不问。

自己也曾携带礼物上门拜访,却被恭敬的请出门外。

所携带的礼物也没有收。

张昺只是传出话来,说不敢受自己的礼物。

这让李增枝百思不得其解。

内心嘀咕道:“虽说,我这位置是燕王安排的,但是,这分明是在官场上排挤我啊。”

殊不知,张昺正写了一道弹劾燕王的奏折,安排自己的心腹送往应天。

张昺大概自己也不会想到,送信之人,那个看似忠诚无二的心腹,实则是朱棣布下的一枚棋子,一名深藏不露的探子。

在关键时刻,他选择了背叛,将这份足以颠覆燕王府命运的奏折,悄然转交到了朱棣的手中。

燕王府内,灯火通明。

这份突如其来的奏折,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

朱棣接过奏折,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他缓缓展开那泛黄的纸张,一字一句地阅读着,脸上的表情由最初的淡然逐渐变得阴沉。

道衍和尚在一旁默默观察,心中暗自盘算,却未发一言。

“岂有此理!我看这张昺定然不是什么好鸟,来人,将李增枝叫来,我要与他一同商议!”

道衍和尚说道:“我去吧,别人去,恐怕李增枝也不会相信,毕竟他现在不相信任何不熟悉之人。”

边说边整理衣裳,出门而去。

未过多久,道衍和尚领着打着哈欠的李增枝来到燕王府中。

“殿下,深夜叫我前来,可是为了盐政之事?莫催了,我已经在思考对策了。”

李增枝止不住困意,说道。

燕王朱棣将奏折交给李增枝看。

李增枝一看,不由得清醒了过来。

奏折内容赫然映入眼帘:

燕王朱棣于北平之地,私自行使生杀大权,竟擅自杀害朝廷命官赵文元。此等行径,无异于藐视皇权,践踏律法,实乃大不敬之罪。

赵文元此人,清廉正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百姓爱戴。

其无端遭此横祸,令朝野震惊,百姓愤慨。

朱棣殿下非但不知悔改,反而在杀害赵文元大人后,公然安排曹国公次子李增枝接任北平县令一职。

此举之荒谬,实难启齿。李增枝身为大明勋贵之后,本应恪守本分,安分守己,岂可涉足地方政务,更遑论担任县令之重任?

须知县令乃一方父母官,关乎民生疾苦,需有经世之才,恤民之心,方能胜任。

而李增枝非科举出身,未历仕途磨砺,更无治理地方之经验,其接任北平县令,无异于儿戏朝堂,置国法于不顾。

再者,李增枝之身份,亦是大为不妥。

大明律法严明,官员选拔需遵循科举之制,以才学论高低,以德行定去留。

李增枝虽出身名门,但未经科举洗礼,身上并无半点功名,何以服众?何以治民?

若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朝堂风气败坏,士人之心尽失,国将不国矣!

微臣深知,此奏一出,必触龙鳞,然微臣身为朝廷命官,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岂能因私情而忘公义?

岂能因惧祸而缄口不言?故斗胆上奏,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严惩不贷。

一者,当彻查赵文元大人被杀一案,严惩凶手,以慰其在天之灵,以安民心。

二者,当撤销李增枝北平县令之任命,另选贤能之士以代之。

三者,当重申科举之制,严明官员选拔之规,杜绝徇私舞弊,确保朝廷清明。

微臣深知,此等大事,非微臣一人之力所能及,故恳请陛下圣裁,以正国本,以安天下。

微臣虽处偏远之地,然心系朝廷,忧国忧民之心,天地可鉴。

愿陛下以国家社稷为重,勿使微臣之忠言逆耳,而误了国家大事。

微臣谨此上奏,伏乞圣鉴。

李增枝看完,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笑呵呵的对着朱棣说道:“殿下莫慌,不如我们用个拖字诀。殿下,我斗胆问一句,这奏折,是原本,还是誊抄本?”

朱棣想了想,说道:“应该是原本,若非张昺所选送信之人是我安排的探子,这封奏折不出三日,就会到我家老爷子的书桌上。”

“可否让我见见送信之人?”

李增枝说道。

朱棣手一挥,一名瘦小的身影进入李增枝的视线。

李增枝看着此人,说道:“你可熟悉你家老爷的字迹?”

那人摇摇头,说道:“小的不识字。”

李增枝叹了一口气,对着燕王说道:“劳烦殿下取来文房四宝。”

“可,不过你能不能告诉咱,你要作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大明:我真不想当侯爷啊》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书页 目录
阅读推荐: 宿命之环 帝国之刃 今天开始当城主 诸天窃贼 长生修仙:我能用族人的气血加点 大奥术师她今天赚钱了吗 这本小说很健康 我在星际炼丹封神 人道大圣 斗破:家祖玄帝萧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