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章 复得、鬼神(3/3)
,这一阵汴京城热闹非凡,来赶考的举子,趁着时令来汴梁的商贩,到处都有。梁月儿才走了半条街,她就听见了好几种不同调调的方言。
她也不知怎地,突然就想去听祁嵩说书。梁月儿听医馆的病人说,汴京城的说书先生,就属香染街的祁嵩说得最好最精彩。她每早都从香染街路过,但因为她起得太早,每次到那里,祁嵩要么还没到,要么还在等看客,因此她从没听过祁嵩说书。
等梁月儿走到了香染街街口,梁月儿四下张望,却没瞧见祁嵩。他的书摊上也空无一物,显然今天并没来说书。梁月儿见有个老妇人正坐树下纳凉,便笑着走了上去,问道:“老婆婆,街口说书的祁嵩祁先生,今天没出摊?”
老妇人抬眼瞧了她一眼:“我也等他,他倒没来,我还等着听后文哪。”
梁月儿道了声谢,她感觉有些扫兴,随便在城中闲逛。
——————
阮禾写完详尽的验尸报告,都已经是第二天寅时了。他去开封府外的街市上买了几个包子,回到他这间小屋,给自己煎上了茶。
阮禾本是钱塘人氏,他的舅舅吕景是钱塘府的仵作。阮禾读不进去书,又不会别的营生,只能跟着舅舅学了仵作之术,没想到,阮禾在这方面却天赋异禀。舅舅吕景就写了封信,把阮禾举荐到了开封府来任职。
舅舅跟他说,仵作之术,除要敏锐、精细地找出尸首身上的各处疑窦,为死者沉冤昭雪之外,还要懂得敬重鬼神。舅舅跟他郑重其事地罗列了诸多禁忌,阮禾倒也没记住。一来阮禾始终不信这些鬼神之事,二来阮禾觉得,只要自己所思所行,无愧于心,自然就无须惧怕鬼神。
郑氏染坊的这桩案子,虽说他已经验完了尸,但疑窦还是很多。死者的皮肤、体型、乃至并未缠足的脚,都告诉他这应该是一位富贵人家的大小姐,或者至少是那种自家女儿什么都不用做,有些资财的殷实之户。但死者身上的旧伤,都是棍棒击打所致,且至少有一个月的时间。自家女儿既然什么都不用做,又怎么会舍得打?
莫非是偷偷跑出来,被贼人抓了起来,遭了贼人毒手?只有这样想,才能对尸首上的各处疑窦有所解释。何况这只是他的猜测,现在什么证据也都还没有。阮禾只是个仵作,他的本职工作已经完成了,自然也不必再去想这些事,但阮禾还是止不住地去想。
“阮大人?阮大人?”
外面有人敲门。阮禾打开门,是守门的厢军,看样子跑得很急。
阮禾摆摆手:“大人就免了。什么事?”
“门外来了一对老夫妻,说,说是要来认尸。董大人还没来,阮大人你……去接待一下?”这厢军还在喘着粗气。
阮禾皱皱眉头,他本以为今日能休息一天,却没想到偏偏这个时候来认尸。他再不愿意,还是点头应允下来:“这位兄弟,劳驾你把他们带到这里来,我再收拾一下。”
这厢军飞跑过去回报了。阮禾在一边的盆里洗了洗手,找出旁边太平间的钥匙,开了门。他点上油灯,把盖着白布的担架小心地放在地上,掀开白布的一角,露出死者的面庞。没多久,那厢军就带着一对中年男女来到了太平间门前。
二人看着都是四十多岁的样子,男子有些发胖,慈眉善目,妇人也可以说风韵犹存。二人见到太平间中央停了一具尸首,忙走了进来。只见妇人颤巍巍地走到尸首身前。已经过了五天的时间,尸首已经有些腐烂了,但这妇人还是只看了一眼,就开始大哭:“婉儿啊!!!……”
阮禾见妇人已经认出了尸首,便劝慰道:”夫人,出来说话。”
阮禾把“婉儿”的尸首重新盖上白布,锁上了门,引着二人来到他屋里坐定。妇人一直在啼哭,扰得阮禾和男子都有些烦躁,男子断断续续地跟阮禾道明原委:
男子名叫杨山,是洛阳的茶商,这妇人是他的妻子卢氏,死者就是他们的女儿杨婉。一个月前,杨婉说想来汴梁看看,杨山不放心,就雇了一位大户人家的门卒跟随。杨婉和他本来约定的是清明之前回家,但到了时间,杨婉却没回来。直到开封府派人到洛阳张贴告示,夫妻两个才发觉了此事不对劲,就星夜赶往汴梁,到开封府认尸。
阮禾简单地记录了一下,他出门去右厢看了看,董襄已经到了官署。阮禾便把杨山和卢氏夫妇两个带到了董襄那里,自己则躺在榻上歇息,没多久就觉得甚是疲累,和衣睡去了。
不想错过《三荀传》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