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0章 公牛闹洞房(1/3)
周少贵整疯了刁老七,又在湖上钓了几天鱼,觉得有些厌倦,就要文水成带他到刁东去看芦苇。于是文水成荡着桨,离开满湖荷叶的刁西,往那长着一望无际的芦苇的刁东而去。
文水成告诉周少贵,这芦苇荡里有五种人谋生:一种是打鱼的、一种是打雁的、一种是掏野鸭蛋的、一种是放牛的、还有一种是落草为寇的土匪强盗。
周少贵说:“我这回带着家眷,怕不安全,最好离土匪强盗远些。”
文水成道:“那我们就在附近有村落的湖边玩几天。至于强盗,他们不一定只在湖区深处,他们要出来找生活,也来这周边打食物。但他们大多数强盗不对我们常在这里行船的船家下手,而是跟我们交朋友,为的是日后在湖上留下一条逃生的后路。”
文水成就把船停靠在一个叫淌湖洲的湖滩上。离此不远处,有个叫韩家嘴的小渔村,周少贵心想,附近的村落,随时可以补给一些生活所需。
周少贵在淌湖洲泊舟住下来后,发现这淌湖洲其实就是刁汊湖上的一个长满水草的湖滩,也是韩家嘴和附近村庄的一个放牛场。这里每天都有一些放牛娃赶着牛群,到这里的草滩上放草。放牛娃们一到草滩上,就聚到一起嬉笑、打闹。这情景象一幅山水画,让周少贵和文水成两个夹生文人诗兴大发,而文水成在诗词歌赋方面略胜一筹,只听他脱口而出吟诵道:
“芦苇弄影学竹叶,
湖水当纸风作笔。
牧童骑牛舞树枝,
仿将跨马挥战戟。”
周少贵正要接下句,看到湖边站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离群独处。他戴着一顶烂斗笠,正朝这边看。周少贵叫文水成把船靠过去。那少年见船靠了岸,也迎过来,对着船上的人问:“大伯,你们船上有打火石(古时流传下来的点火工具)吗?”
“你要打火石做什么?”周少贵反问。
那少年说:“我肚子饿了,烧点东西吃。”
文水成毫不犹豫在把打火石丢到岸上。那少年便扯了一把枯草,夹在火石当中,用手不停地敲,敲了半天,草丛中才冒起一丝青烟,正要着火时,湖上吹来一阵风,烟也灭了。周少贵见此情景,这才不情愿地掏出身上的火柴说:“小娃,用洋火点吧!”
那少年双手去接时,周少贵发现这少年也是一个独眼,另一只眼睛是萝卜花。 一旁的文水成笑着打趣地说:“你们真是有缘啦!两个独眼这回可以成对了!”
因周少贵戴着墨镜,少年看不到,也听不出他们说的笑话是什么意思,自顾烧火去了。少年烧了一堆火后,留下一堆发红的火灰,那少年就在芦苇丛中拿出几十个野鸭蛋,煨到火灰中。一袋烟的功夫过后,少年就用棍子把蛋往外耙,然后把斗笠翻过来,尖着手抓了十来个野鸭蛋放在斗笠里,送到周少贵面前。
周少贵接下了少年的心意,把这野味给夫人陈氏尝鲜,并邀少年上船来玩。
陈氏见这孩子乖巧,从舱里找了几样好吃的点心和发糕,给他吃。少年道了谢,也不马上吃,却用衣服把那点心包得严严实实收起来。他下船后,也只吃他烧的野鸭蛋。
陈氏问他为何不吃点心,那少年说:“回家给我婆婆吃。”
周少贵问了少年的身世。原来这孩子叫毛六,父母早亡,家中只有个婆婆,祖孙俩相依为命。平日里,婆婆在家中做些针线活糊口,毛六则帮村上的韩财主家放牛过日子。毛六的另一只眼睛就是在农忙季节,帮韩财主家割牛草时,被芒草划伤,后来发炎溃烂,瞎了。眼珠成了玻璃花状。
真所谓同病相怜,周少贵想到了自已过去,也想到被自已气死的母亲,而面前这毛六虽然贫困,却是个孝子孝孙,连一点食物都要带回家留给祖母吃,便动了恻隐之心,把最近骗的一些钱,拿了十几块大洋送给那毛六。
一天下午,周少贵在韩家嘴村上买粮食,经过村口时,看到毛六在村口的湖边哭泣,周少贵一问才知,中午的时候,一群土匪在淌湖洲抢走了十头水牛,其中有毛六帮韩财主家放的两头牛。毛六哭着说:“现在韩财主要我家赔牛!”
周少贵说:“我那天不是把了十几块大洋给你吗?”
毛六道:“您那天给的十几块大洋,我婆婆还了旧债,那是我父母先前看病时欠的债。”
“哦,”周少贵道:“俗话说放牛娃哪里赔得起牛?”
文水成问:“那些强盗都是什么样子?”
毛六道:“全部都留有辫子,听不懂他们的话。”
“哦!”文水成惊道:“那是游大江的辫子兵!那游大江本是应城人士,先前在武昌城守军中当营刑,(相当于现在的宪兵),后在黎元洪、‘黎黄陂’的军中混个低级军官的差事。他思想反动,极力效忠于清朝,辛亥革命时,参加了捕捉和杀害‘彭、刘、杨’三烈士的行动。国民革命政府成立时,游大江遭到革命军的清查,逃回老家应城。但家已被抄,不得已,纠合了先前的二十几名北方籍散兵,仍留了辫子,在刁汊湖安营扎寨,做起了土匪营生。这伙人是刁汊湖中最凶残的土匪。”
文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骗子搞出的笑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