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7章 过路财神(1/3)
周少贵把粤汉码头的房子清扫好后,用轿子把夫人陈氏从黄陂接了汉口 。先前藏在黄陂滠口的钱财大部都移到了汉口别墅的密室中。
周少贵不愁吃喝,每日过着清闲惬意的生活,偶尔坐着轿子往返于黄陂与汉口之间走动。
有一次,黄陂滠口的街坊请他到滠口吃喜酒,席间听说那滠口寺请来了两个高僧,他吃完酒后,就兴致勃勃和几个街坊一起去滠口寺逛逛,看一看那新来的高僧。
那天,庙里正在做一种求财的法事,庙堂里用绳子和竹签挂着两排引路符,符下面写着:过路财神,过路留财。
佛堂正中间蒲团上,有一老妪烧了香后,对着财神跪着不停作揖,口中念念有词。
旁边的蒲团上坐着一个微胖的和尚正敲着木鱼念经。见有香客进来,和尚微笑着起身相迎,并叫小和尚看茶,那小和尚走路时,一走一瘸。
胖和尚自我介绍道:“贫僧法号无有,那徒儿唤作是非。”
周少贵平时只看到过僧人给亡人做超度的法事,这求财的法事,是他第一次见,如是向这僧人求教:“师傅,你这引路符上写的:过路财神,过路留财是何意?”
那无有说:“施主有所不知,今天不是财神的生辰,也不是财神的下凡的日子,你冒然求他,是强‘神’所难,之所以求过路的财神,就是说财神他老人家能路过这里,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这叫虔诚求财神!财神自然会照应我们!”
周少贵觉得这个僧人讲的佛法有些道理,频频点头。闲聊了几句后,那叫无有的和尚继续做法事,周少贵就在庙里东逛逛,西看看。
他胡乱走到寺庙后院,在经过一片草丛时,看到一堆酒瓶,有的地方还的些鸡骨头。周少贵并未特别在意,突然听到有人喊:“施主,请勿到草丛里走动,那里有不少长虫,小心被咬!”
周少贵连忙往回走,抬头看那和尚时,发现那和尚的眼中暗藏杀机,那小和尚也在一旁疑惧地看着他。他不由得心头一紧。
周少贵觉得和尚怪怪的,听村子上的人说,这两个和尚是聂湾的族长和保长从外地请来的,还说他们是得道高僧。但他觉得,也就是个和尚的事,与已无关,并不当回事,离开了滠口寺。
其实这两个和尚的到来,与先前的和尚悟辰有关。
上回说到滠口寺的和尚悟辰因有劣迹,被当地人撵走后,不能为僧,还俗恢复了自已的俗名:祝子多。
为了生存下去,祝子多揣着先前积攒下来的一点香火钱,在武昌积玉桥开了一个叫小醉仙的小餐馆,每日略有进账,也能正常生活。
有一天晚上,有个穿着破烂僧衣的和尚在他的酒店中打尖。祝子多看他年龄大概五十岁左右,体态微胖,穿的一年灰色僧袍,大窟小眼,脏到发黑,脚下穿的是一只残缺的破草鞋。
那和尚进店后也不坐下,叫了几个荤菜和酒,要打包提走。那祝子多怀疑这和尚是否付得起饭钱,有些犹豫,但他以前做过和尚,对和尚多少有几分亲近,也不想为难他,于是就试探着问:“师傅是化缘,还是来买?”
那和尚张嘴大笑说:“哈哈,贫僧这就付钱!”说着,从包袱掏出几块大洋说:“看够不够?”
那和尚又说道:“贫僧是为别人买的酒菜,自已只是跑腿。”
祝子多本来心里算计的是,如果他是化缘,就给一点饭菜打发他走人,结果没想到那和尚手上有钱。他看有钱赚,也就不担心吃白食,连忙叫厨师烧火炒菜。
这祝子多先前做了好几年的和尚,这下突然看见僧衣,无限感慨,也激起对往日的回忆,于是和这个和尚多聊了几句。
祝子多问道:“师傅在哪个庙里修行?”
那和尚道:“在勋西桐叶寺为僧,现云游四方。”
不一会,厨师炒好了菜,用碗赴着盖好,再用布包着,放在竹篮子里,交给那和尚。
和尚付了钱,提着酒菜走的时候说:“我明日早晨将碗送还。”
看和尚走出门时,祝子多又问:“忘了问师傅的法号。”
那和尚顿了一下说:“贫僧法号无有。”
祝子多一惊,自言自语笑着说:“无有就是冒得!”
那无有连续三日都到小醉仙来买菜买酒,每日都是穿的那身破烂不堪,脏兮兮的僧衣,每日都是足额付钱、每日把酒菜打包拿走。
祝子多出于对那僧人的好奇,想看个究竟。
有一天,在无有把酒菜打包走后,祝子多悄悄地跟着他走。走了半天,来到余家湖边一个草棚子里。祝子多从草棚子的缝隙中,看到棚子里还一个人在里面,听那人说话的声音很弱,可能是受了重伤,或者得了重病。无有把那个人从床上搀扶着坐起来,看那人是个年轻人,腿上绑着夹板,头上还缠着布,布上还渗有血变迹。
他们两人正准备吃饭、吃酒,发觉外面有人,叫无有的和尚瞬间跳起来冲到门口,一看是餐馆老板,吃了一惊,一把抓住祝子多的衣襟说:“你怎来了?”
祝子多道:“我只是好奇,师傅,没别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骗子搞出的笑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