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恶婆娘进棺材(1/2)
周少贵的别墅左边的邻居是湖南人,男主人先前是驾船的船老大。这船老大有一妻一妾。妻生一女,已成人出嫁多年;妾生一子,才十一二岁。这船老大年过七十有三,手上经营着十四五条木驳船,因年事已高,船运的经营都交由女婿打理。这船老大是最先在这粤汉码头法租界买洋房的中国人,他当时的财富实力不是一般。
周少贵经常从这邻居门口走过 ,总是看到一个黑瘦的老头靠在门口的竹椅子上晒太阳,那人老态龙钟,瘦到皮包骨,眼睛都不怎么转动,如一个干枯的木头人。女主人是一凶悍的老太,黑脸、高颧骨,又瘦又矮,在门口走出走进时,嘴里不停地骂骂咧咧。打佣人时,也不背讳外人。
他们家有一个中年妇女每天买菜洗衣,偶尔有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也帮她干活。那女人经常挨老妇人的打,那小男孩也总被她打得鼻青脸肿。
有一天,周少贵两口子在自家门口闲聊,邻居女佣从他们身边走过,听到他们讲话,犹豫了一下,停下来怯生生地问道:“先生是应城老乡吗?”
原来汉阳话与应城话非常相近,那女人把周少贵当成了应城人。周少贵看那女人脸上青一块紫一块,憔悴不堪,于是同情地看着她说:“我们是半个老乡,汉阳人。”
那女人有些失望,不好意思鞠个躬,道了歉,又自言自语地说:“你说话好象我家乡人的声音!”说着,摇头走了。
第二天,那女人经过周少贵家门前,周少贵看到她脸上的伤痕比昨日还要严重,忍不住喊她停下问:“小妹子,你遇到了什么事啊?每天脸是都是伤?”那女人听到周少贵口里讲着类似家乡的口音,关心地问候自已,仿佛受到家乡兄长的呵护,激动得泪流满面,双手作揖说:“多谢兄长关心 !”便将自已的遭遇告诉了周少贵:
原来,这女人名叫素珍,出生于湖北应城县,六岁时因家贫不能养活,被卖到汉口一户人家做童养媳,16岁时又被转卖给这船老大做了妾。这船老大叫范惜为,湖南益阳人 ,范的发妻叫腊姐,是从湖南老家所娶,腊姐一生只生养了一个女娃。船老大纳素珍为妾时,已过花甲之年。他之所以纳妾,就是按照封建传统,家中应该有男孩传宗接代,传承香火,继承范家的事业。 这素珍被卖到范家后,说是做妾,还要兼着做打杂的佣人,烧火做饭、缝补浆洗无所不干。叫她干活,她并没有反对,可恨的是,那大娘腊姐在家里稍有不如意,就对她非打即骂。后来素珍为范家生了个儿子 ,取名范得龙,那船老大自然高兴,但素珍的待遇也根本没有改变。除了干活,继续挨打挨骂。
前两年,这船老大得了怪病,从此成了呆傻之人,他每天象只木头人一样,在门口坐着晒太阳。自从船老大呆傻之后,那大娘腊姐再无人男人管束,对素珍更是肆无忌惮,变本加厉,手段更辣、更毒,每天歇尽所能进行折磨。
素珍的儿子范得龙已有十一二岁,本已开蒙读书,自从船老大痴呆以后,大娘腊姐就不让范得龙上学了,也让他在家干活。腊姐哪天不顺心了,连他们母子一起打。那范得龙每次挨打都把牙咬得紧紧的,对大娘横眉冷对。
周少贵开始以为这女人是个女佣,现在才知是船老大的妾,觉得不好插手别人的家事,便只能劝慰几句。
大概过了半个月,周少贵一直没看到那素珍母子的身影,也不好到邻居家打听。有一天他到江边溜鸟时,看到江边有一个新棚子,正好看到那男孩抱着一捆柴禾进屋,周少贵就跟进棚子去看。
素珍看到周少周来到这里,犹如见到了自已的亲人。自从她六岁离开应城老家,头脑中只留下了家乡的口音,再无任何亲人与自已联系。
素珍伤心倾诉着自已的苦难,她这次是实在被打得没有办法,才逃出来的。她的遭遇让周少贵心生怜悯。他将身上带的几块大洋给了他们娘俩,并决心帮助他们。
周少贵溜了鸟回家时,经过船老大家,看到那船老大象樽菩萨一样坐在门口。周少贵试着向那船老大招手打招呼,那船老大眼睛睁得大大的,毫无反应。周少贵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没有反应。
这时,那叫腊姐的妇人病怏怏地从屋走了出来。她认得周少贵是邻居,并一直以为周少贵是靠算命为生,内心是瞧不起的,但她看到周少贵在跟老公打招呼,就走到周少贵跟前说话。
令周少贵没到的是,这腊姐主动说起了素珍的事,主要是问周少贵这几天是否看到过她。
原来这素珍很聪明,有一次挨打的时候,说周少贵是她的乡亲,如果再打,就会叫娘家人来算账。腊姐也是将信将疑。
腊姐因为财产继承问题,一直嫌弃和排斥素珍,毒打素珍。但她自已女儿、女婿也很少来看她。这次素珍逃走后,腊姐生病,两个老人都无人照顾,说请佣人吧,又舍不得钱,这才想到还是有素珍在家最好,她希望周少贵当说客,把素珍再请回来。
周少贵说:“请回来可以,但你要保证从此以后不要打她!”
那腊姐看素珍有可能回来,连忙说:“我保证!我保证!”
腊姐把周少贵请到家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骗子搞出的笑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