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5章 神笔梅伦精(1/3)
梅伦精是还俗的和尚,原籍安徽岳西县人,生来家中富有,年少时博览群书,很有才情,其读书时偏爱诗词歌赋,善于丹青之术,画笔如有神助,人称神笔梅伦精。
梅伦精十七岁时随父来汉口经商,仍不愿研习商业,思想只沉浸于诗画之中,对社会生活累有不爽看法,愤世嫉俗,后不顾父母劝阻,遁入空门,在汉阳归元寺削发为僧,取法名不二。
梅伦精尘心未断,六根不清静,一日他做完早课,在寺内大树下看书,有一女子陪父母来寺中烧香,经过梅伦身旁时,两人四目相对,一见钟情,彼此都不忍离去。女子停下脚步时,其父母不断催促快走,女子频频回首张望。
第二日,那女子独自来到归元寺,寻到昨天那棵树下,看到小和尚果真在此等她。心想,昨日都不曾相约,彼此都能到来,亦知都有心意,女子便大胆走到和尚跟前,以假装问路开口,开始聊了起来。
梅伦精出口吟诵道:“昨日树下遇佳人,明睛倩影,扰我无安眠。”
小姐接下句:“今天又相聚,机缘巧合有神明。”
梅伦精大喜,没曾想,这回遇到的是个才女,志趣相投,忍不住一下子把小姐紧紧抱住。小姐亦欣然投怀送抱。两个少男少女正聊到高兴时,老和尚看情况不对,将不二喊进佛堂,严厉训话。
那女子临分手时,把事先写好的家庭地址塞进了小和尚不二手中。
晚上,不二长夜难眠,几乎走火入魔,半夜寻到女子家的住处,准备学张生爬墙而入,刚爬到墙头,一只大黄狗冲了过来,不二心慌,从墙头倒下,瞬间摔断了腿,就此留下残疾,成了瘸子。
不二在寺庙养了一段时间的伤,后被逐出寺庙,就此还俗,又做回了梅伦精。期间那小姐来看过梅伦精一次,见梅伦精腿已残疾,此走后再未回头。
梅伦精与周少贵相识,是在龙王庙庙会上,那天,梅伦精在庙会上卖画。
那梅伦卖画,一般是现画现卖。于是吸引了一些文人雅士,或爱好文墨、丹青之人,饶有兴趣地围着看他作画,因周少贵也喜爱丹青之术,自然也就围拢来看。
当时梅伦精正在画一幅山水图,只见那笔在纸间行云流水,如龙蛇飞舞,不一会一幅山水跃然纸上。画毕,梅伦精又在山水图上还附词一首,词牌是卜算子,题赞菊:寒山菊正香,满山草木黄,不与衰草结伴走,临冬要傲霜。
周少贵很仔细看了一会,自言自语道:“画作得好,词的意境也妙,唯独词的平仄有些马虎。”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因梅伦精在诗词上很自信,便以质问的口气问道:“这位先生说的是哪一句?”
周少贵道:“满山草木黄的木字,按我们汉阳话是‘平声’,你在这句子里到底是‘平’还是‘仄’呢?”
梅伦精听罢,才洒脱一笑道:“我懂先生的意思了,我们北方人读这个木字肯定是读仄声,这是个方言的问题。词牌就是个歌谱,如果用方言读得朗朗上口,应该是可以的。”
此后,周少贵与这个卖画的梅伦精成了朋友,经常在一起谈文研诗,也一起结伴游玩,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
八月十五那是中秋节,那天是周少贵家最大的喜事,周少贵的夫人陈氏为周家添了个男丁。按照封建传统,就是周家有了继承香火的人。
因儿子出生于八月十五,周少贵便给儿子取名中秋。
中秋出生一百天时,周少贵为儿子办了个盛大的百日宴。宴会当天,来的除了表弟一家外,其他尽是江湖中人。
俗话说,药铺里少不得甘草,那天,梅伦精作为朋友,又是金兰之交,自然到场。
那天,周少贵家中办了二十多桌酒,楼上楼下都坐满了亲朋好友。梅伦精自恃有才,在人多的地方喜欢卖弄,越有人越显摆,在亲朋好友喝得正尽兴时,梅人精突然站在凳子上大声说:“各位亲朋好友,今天是贤侄百日宴,请让老僧现场为他作一幅,也给各位助一助酒兴如何??”
这时有人笑道:“梅伦精,你不是还俗了吗?年龄又不大,还老僧?”
周少贵听说梅兄要挥毫,连忙配合,大声应着,拿笔、墨、纸砚来侍候。
有人知道梅伦精的名声,不少人放下碗筷,停下吃喝观看他作画。看的人越多,梅伦精更上劲,大声说:“我今天画一个牧牛图,送给侄儿,也给大家助兴!”
因喝了不少酒,梅伦精下笔挥毫更有些夸张,也更绝妙。他龙飞凤舞,只几笔,一个牧童骑着水牛,吹着竹笛,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画毕,周少贵把那幅画举得高高的,众人看了,瞬间响起雷鸣般的响声。
于是都说:“这和尚果真是神笔呀?”
这时,有人递给梅伦精一杯酒,梅伦精因画作受到了大家的赞许,正在兴头上,于是把酒一饮而尽。人们又鼓掌。
梅伦精出足了风头,向周围的人频频拱手致意。
周少贵在家里办了百日宴,过了些天,清静下来,想到梅伦精作的那幅牧牛图,拿出来看了又看,然后挂到书房的墙上。
过了些天,周公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骗子搞出的笑话》更新?安装看书屋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